• gāo
  • liáng
  • jǐn
  • x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liáng jǐn xiù

成语解释:同“膏粱文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粱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奢华生活

繁体字形:膏粱錦綉

英文翻译:fat , find grain and brocade

膏粱锦绣的意思

膏:[gāo]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4.肥沃:膏壤。[gào]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粱:1.高粱。2.古指品种特别好的谷子。3.精美的主食:膏粱。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绣:1.用彩色的线在绸、布上织出花样、图案或文字等:刺绣。绣花。绣被面儿。2.绣好的成品:湘绣。

成语评论

膏粱锦绣”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乍一听可能让人犯迷糊,但拆开来看就容易多了。膏粱指肥肉和精米,代表美食;锦绣是华美的丝绸,象征富贵。合在一起,它描述的是一种衣食无忧、生活奢华的场景。比如:“他出身名门,从小在膏粱锦绣中长大,却对市井百姓的生活充满好奇。”这里既点明了优渥的成长环境,又暗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有膏粱锦绣的生活吗?”当然有,只是换了形式。比如某科技新贵在私人岛屿举办派对,席间用金箔包裹的牛排搭配百年红酒,侍者身着高定礼服穿梭其间——这就是当代版的膏粱锦绣。但有趣的是,这类场合往往伴随着环保公益演讲,当事人既享受着物质丰裕,又试图展现精神追求。

我观察到,人们对“膏粱锦绣”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十年前,这个词多含贬义,暗指铺张浪费;如今更多被中性使用,甚至成为某些生活方式的代名词。这背后既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也反映出社会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就像那位开着电动超跑却坚持垃圾分类的富豪,他的选择恰恰体现了现代人对“膏粱锦绣”的新诠释。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成语?试着把它放在对比语境里会更生动。比如:“推开雕花木门,满室膏粱锦绣的布置与门外拾荒老人的身影形成刺眼反差。”这样的句子不仅画面感强,还能引发读者对贫富差距的思考。记住,好的成语运用不该是炫技,而是为表达增添层次感。

最后想说,追求膏粱锦绣本无可厚非,但若因此失去感知粗茶淡饭的能力,反倒得不偿失。就像再精美的刺绣也需要素布打底,生活的真味往往藏在繁华与朴素的平衡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