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ě běn shì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捨本事末
英文翻译:To give up one's ability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小明最近准备考试,每天花大量时间挑选好看的笔记本和荧光笔,却连课本都没翻开过。室友忍不住提醒他:“你这可是典型的舍本事末啊!考试重点在内容理解,工具只是辅助。”小明这才意识到,自己把手段当成了目标,忽略了真正的核心。
什么是舍本事末?这个成语就像有人为了拍出美食照片,花三小时摆盘却让饭菜凉透。它揭示了我们常犯的思维误区——将次要事物凌驾于主要矛盾之上。好比创业者把精力全投入设计logo,却对产品功能毫不上心。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家长逼孩子参加八个兴趣班,却忽视亲子沟通;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写万字日报,反而降低工作效率。这些情景都在提醒我们:当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时,就该警惕是否正在舍本逐末。
如何避免这种误区?有个简单方法:定期做“目标透视”。就像摄影师调整焦距,我们需要时常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和最终目标直接相关吗?”比如准备会议时,比起纠结PPT动画效果,不如先理清汇报逻辑框架。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信息过载加剧了舍本事末的现象。我们容易被各种“成功攻略”带偏,忘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种果树,过度关注枝叶修剪而忘记施肥养根,终究难以收获果实。找到属于自己的“本”,才能走出盲目跟风的迷雾。
一位茶艺师傅曾分享他的智慧:“泡茶时,有人执着于昂贵茶具,但真正重要的是水和茶叶的对话。”这个比喻生动诠释了主次关系的本质。当我们感到迷茫时,不妨回归事情的最初目的,让行动重新锚定在核心价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