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ě běn wèn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舍本问末
英文翻译:The end of sheben's question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问: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6.姓。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生活中,“舍本问末”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有人为了减肥,每天只吃水果,却忽略了运动和作息调整的重要性。这时候不妨问自己:“核心问题是什么?”答案可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单一节食只是表面手段。
职场中也有类似情况。某团队为了赶项目进度,连续两个月让员工通宵加班,结果导致集体效率下降。这时候需要思考:“我们真正追求的是短期成果还是长期发展?”当过度关注截止日期这个“末节”时,反而会损害团队战斗力这个“根本”。
教育领域更值得警惕。有些家长疯狂给孩子报兴趣班,钢琴、围棋、编程样样不落,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这让我想到: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作为根基,再多的技能培训都可能变成空中楼阁。
个人认为,这种现象背后藏着现代社会的“效率焦虑”。就像网购时反复比价十家店铺只为省五块钱,却忘记时间本身就是最贵的成本。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优先级思维——定期问自己“这件事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就像园丁修剪枝叶时永远记得主干在哪里。
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手机电量只剩20%时,人们会立即寻找充电器,但在处理人生重要事项时,却常常任由关键问题电量耗尽。或许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心智电量提醒”,当发现自己在琐事上花费过多精力时,及时回归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认知偏差完全可以通过练习改善。下次准备做决定前,试试用“三问法”: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我能控制的核心因素有哪些?三个月后回头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方法帮助我在工作中少走了不少弯路,也避免了被琐事牵着鼻子走的窘境。
说到底,抓住本质的能力就像指南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与其在细枝末节上较劲,不如花时间梳理自己的“人生主干道”。毕竟,参天大树都是从扎实的根系开始生长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