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ǒu hé qǔ ān
成语解释: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讨好人
繁体字形:苟合取容
英文翻译:agree without justification
苟:1.姑且;暂且:苟安。2.草率;随便:一丝不苟。3.文言连词。如果;假使:苟不教,性乃迁。4.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苟合取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直白。“苟合”是勉强迎合,“取容”是为了被接纳,合起来就是“为了讨好人而放弃原则”。比如职场上,同事明明觉得领导的方案有问题,却因为怕得罪人而连连点头,这就是典型的“苟合取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做真的有用吗?”短期来看或许能避免冲突,但如果一直压抑真实想法,最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前面提到的职场例子,如果方案本身有漏洞却无人指出,项目失败后反而会让所有人陷入被动。
另一个场景是朋友相处。比如小张明明不喜欢熬夜打游戏,但为了合群硬撑着参与,结果第二天上班频频出错。这时候他可能会想:“我这样委曲求全到底值不值?”其实健康的社交不需要靠牺牲自我来维持——敢说“今天先睡了”的人,往往更能赢得尊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明知不妥还要这么做?背后的心理往往是害怕被孤立。就像刚入职的新人,常常会模仿老员工的言行,这种“安全策略”在陌生环境中确实能降低风险系数。但长期来看,只有展现真实的自己,才能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个人认为,偶尔的妥协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但若变成习惯就危险了。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提鲜,过量伤身。与其总是揣摩别人的喜好,不如先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毕竟戴着面具生活的人,最累的是自己。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与其“苟合”,不如“磨合”。比如在团队讨论时,把“我完全同意”换成“这个思路很好,不过如果加上……会不会更完善?”既表达了观点,又维护了关系。真正的接纳从来不是靠讨好换来的,而是源于彼此真诚的碰撞。
下次遇到需要妥协的情况时,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这次让步会影响我的核心原则吗?三个月后我还会为这个决定骄傲吗?生活就像跳双人舞,跟拍子重要,但踩准自己的舞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