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ò
  • sàng
  • k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uò sàng kǎo bǐ

成语解释: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成语出处: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度悲伤

繁体字形:若喪考妣

英文翻译:wear a funeral face as if newly bereft of both parents

若丧考妣的意思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考:1.测验;考试:高考。大考。2.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一下子被考住了。3.检查:考勤。4.研究:考古。5.指死去的父亲:先考。

妣: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

成语评论

若丧考妣”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用来形容人极度悲痛的心情。比如,有人可能会说:“听说公司要裁员的消息,他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脸色发白,若丧考妣。”这里的“若丧考妣”生动地刻画了当事人面临重大打击时的崩溃状态。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父母离世”来比喻悲伤呢?其实,古人认为父母是人生中最亲近的依靠,失去他们意味着天塌地陷般的痛苦。成语通过这种极端情境的联想,让读者瞬间理解情感的强烈程度。比如古装剧中,一个忠臣被冤枉贬官时仰天长叹:“先帝若在,臣何至于此!”旁人便评价他“神情若丧考妣”,既点明了角色的悲痛,又暗示了君臣关系的深厚。

但问题来了:现代人家庭观念变化,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我的观察是,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场景的灵活性。比如朋友养的宠物狗意外走失,她翻遍小区时哽咽道:“感觉就像丢了孩子一样。”这时用“若丧考妣”反而比直白的描述更有感染力,因为它激活了人们关于“失去珍贵事物”的共通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成语用多了容易显得夸张。比如同事只是弄丢一支钢笔,如果形容他“若丧考妣”,反而会让人觉得小题大做。因此使用时要注意分寸——它更适合描述真正触及核心价值的事物,比如理想破灭、信仰崩塌或重大变故。就像看到创业者项目失败后痛哭流涕,用这个成语能精准传递那种深入骨髓的失落感。

在我看来,语言就像调色盘,“若丧考妣”属于浓墨重彩的那一抹。它提醒我们:人类的情感光谱中,总有些时刻需要超越日常的表达。当我们说“痛得说不出话”时,这个成语就像给情绪装上了扩音器,让旁观者听见沉默中的惊雷。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强烈情感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但记住,真正的语言艺术不在于堆砌华丽辞藻,而在于让每个词语都落在听众的心弦上,奏出恰到好处的共鸣。

若丧考妣的造句

  1. 造句 这幽州军各个垂头丧气,若丧考妣,一听不用继续跟恐怖的凉州军继续打仗了,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收拾行装,准备返乡。
  2. 造句 扫视了一下自己的下属,大多数人都若丧考妣,知道自己“吃饭、睡觉、打豆豆”。
  3. 造句 苻皇后病死后,慕容熙悲号躃踊,若丧考妣。
  4. 造句 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
  5. 造句 一行人进了派出所后,峦玉既没有和罗昕主动搭话,也没有去安慰若丧考妣的母亲,自顾沉默,不知道在想什么。
  6. 造句 ??前面的队伍倒是有数十人,一水的白色,头戴孝,批麻衣,面容暗淡,若丧考妣。
  7. 造句 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G,若丧考妣。

"若丧考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