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ji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cì tǔ jiē

成语解释: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繁体字形:茅茨土階

英文翻译:a simple building

茅茨土阶的意思

茅:1.白茅。2.(Máo)姓。

茨:1.用茅草和芦苇盖屋,也指用茅草盖的屋。2.蒺藜。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阶:1.台阶:阶梯。2.区分高低的等级:官阶。音阶。

成语评论

茅茨土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含义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古人会用茅草和泥土盖房子?”这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造句:“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住在茅茨土阶的草屋里,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样的例子能让人直观感受到成语中“简朴生活”的核心意象。

你可能会好奇:现代社会还需要提倡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吗?其实成语的重点不在物质条件,而在于精神选择。比如一位创业者说:“刚起步时办公室是茅茨土阶,但团队的创新火花就是从水泥地上迸发的。”这说明在资源有限时,人们反而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有人曾问我:“这个成语和‘箪食瓢饮’有什么区别?”虽然都强调简朴,但“茅茨土阶”更侧重居住环境的具体描写。就像《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感叹:“我们乡下人住惯了茅茨土阶,倒比这雕梁画栋来得自在。”这种对比突显出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

个人认为,当代人理解这个成语时,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生活态度的隐喻。有位住在集装箱改造房的艺术家就说过:“我的工作室虽然像茅茨土阶,但墙上的每一道刮痕都在讲述创作故事。”这让我想到,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外在装饰,而在于空间承载的生命痕迹。

下次看到老建筑改造项目时,不妨留意设计师如何保留原有结构。就像某古镇把茅草屋顶的粮仓改成书店,既延续了茅茨土阶的质朴感,又赋予空间新的文化功能。这种古今融合的方式,或许正是成语在新时代的生命力所在。

当我们讨论居住品质时,有人总把舒适等同于奢华。但北欧设计推崇的“hygge”理念,其实与茅茨土阶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最简单的材料营造温暖氛围。这种返璞归真的智慧,或许能为焦虑的现代人打开新的思考维度。

茅茨土阶的造句

  1. 造句 大山深处,忽地闪出几户人家,都是茅茨土阶,显出一种古朴的风味。
  2. 造句 “唐尧、虞舜茅茨土阶,夏禹、文王恶衣卑室。
  3. 造句 华府康衢在其北,茅茨土阶在其南,其东郭里,神林尧陵之所在也,其西则藐姑射之山,神人所居也……
  4. 造句 所以,茅茨土阶,粗衣粝食,而能安之如怡。
  5. 造句 苏轼环视四下,虽是村野小镇,茅茨土阶,却也干净整洁,四张木桌,十余把杉木椅,临墙是五尺高的柜台,柜台上放着笔墨账簿与黑漆算盘。
  6. 造句 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可复行于今。
  7. 造句 虽然整体建筑仍然是“茅茨土阶”,但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算考究,地面很可能抹有白砂浆,屋檐上覆盖着成片青瓦,并拥有木石结构的排水通道。
  8. 造句 其中一号宫殿基址面阔40米,进深12米,是一座外设回廊、内分四室、木骨泥墙的“茅茨土阶”式高台寝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