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ng hún shè pò
成语解释:震撼心神。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灯会自然搞得异常热烈,煊赫,每夜有新的名色,每夜有麻醉观众的荡魂摄魄的景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有震撼力
繁体字形:蕩魂攝魄
英文翻译:summon spirits
荡:1.摇动;摆动:动荡。飘荡。荡桨。荡秋千。2.无事走来走去;闲逛:游荡。闲荡。3.洗:冲荡。涤荡。4.全部搞光;清除:扫荡。倾家荡产。5.广阔;平坦:浩荡。坦荡。6.姓。7.放纵,行为不检点:放荡。浪荡。淫荡。8.浅水湖:黄天荡。芦花荡。9.同“凼”。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摄:[shè]1.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2.保养:摄生。摄重(zhòng)。珍摄。3.代理:摄行(xíng)(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4.捕捉:勾摄。5.迫近:“摄乎大国之间”。6.古同“慑”,怕,使害怕。[niè]安静:“天下摄然,人安其生”。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哎呦喂,这"荡魂摄魄"到底该怎么用啊?咱们先举个栗子:老张头一回看IMAX科幻片,那飞船爆炸的特效,真叫个荡魂摄魄,看得他手心冒汗愣是没敢眨眼睛。你懂的,这种震撼力就跟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大海似的,整个人都呆住了。
有小伙伴要问了,这成语和"惊心动魄"有啥区别?打个比方说啊,惊心动魄像坐过山车的刺激,荡魂摄魄更像是站在雪山之巅被自然奇观镇住的那种心灵震颤。上周爬黄山遇到云海翻涌,嚯!那画面才叫荡魂摄魄,手机拍照都忘了按快门。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其实生活中处处藏着荡魄的瞬间。记得去年在音乐节听到现场版《二泉映月》,二胡声一起,观众席唰地安静了——这可不就是艺术带来的荡魂摄魄么?要我说啊,这种成语就像个情绪放大器,能把平凡场景说出花来。
不过咱们得注意分寸对吧?前两天见人形容煎饼果子"荡魂摄魄",这就有点夸张了。依我看,这词儿适合用在突破日常认知的场景里。比如说刚入职场的菜鸟第一次做路演,PPT翻到关键数据时,整个会议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这时候用"荡魂摄魄"才够味儿。
说到底,语言就像调色板,成语就是现成的颜料。荡魂摄魄这抹深紫色,最适合描绘那些让人灵魂出窍的瞬间。下次遇到特别震撼的场景,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保准效果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