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hún
  • sh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hún shè pò

成语解释:见“惊魂夺魄”。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声势等

繁体字形:驚魂攝魄

英文翻译:be frightened out of one 's wits

惊魂摄魄的意思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摄:[shè]1.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2.保养:摄生。摄重(zhòng)。珍摄。3.代理:摄行(xíng)(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4.捕捉:勾摄。5.迫近:“摄乎大国之间”。6.古同“”,怕,使害怕。[niè]安静:“天下摄然,人安其生”。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成语评论

惊魂摄魄”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深夜独行时,突然一声炸雷劈在路边的枯树上,火光四溅的瞬间,那场景真是惊魂摄魄,连呼吸都停滞了几秒。这里的关键在于场景的“突发性”和“强烈冲击感”,就像有人猛地拽了你一把心脏。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成语只能用来描述恐怖事件吗?当然不是。比如纪录片里火山喷发的画面,岩浆如巨兽般吞噬村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惊魂摄魄的力量。自然界的狂暴和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时候用这个词反而比单纯说“可怕”更有画面感。

再举个反常识的例子——喜剧片里用惊魂摄魄会违和吗?某电影中有个经典桥段:主角躲在衣柜里,眼看追杀者逼近,观众正紧张时,衣柜门突然弹开砸中反派鼻子。这种从惊悚到滑稽的瞬间转换,反而让观众在惊魂摄魄后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可见情绪张力才是这个成语的核心。

个人认为,现代人频繁接触刺激内容,反而削弱了“惊魂摄魄”的真实体验。就像过山车坐多了会麻木,短视频里再夸张的特效也难让人心头震颤。或许真正的惊魂摄魄,应该像童年时第一次看暴雨中的闪电,那种原始的生命力冲击,才最接近成语的本意。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在生活中经历过哪些“非恐怖”却符合惊魂摄魄定义的场景?可能是手术室门口突然亮起的绿灯,也可能是沙漠里望见银河倾泻的瞬间。这类打破日常认知阈值的体验,或许正是语言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惊魂摄魄的造句

  1. 造句 的一声清音朗朗入耳,赤月弯刀发出惊魂摄魄的嗡嗡闷响,怒电般笔直射向青山的前胸。
  2. 造句 江回目光一冷,魔焰飞出,刀气呼啸,一股惊魂摄魄的魔气冲击而出。
  3. 造句 的一声清音朗朗入耳,鸳鸯刀发出惊魂摄魄的嗡嗡闷响,怒电般笔直射向华惊虹的前胸。
  4. 造句 夏雨珊的手电在漆黑的屋子里,正好照在了那个灵体的脸上,惨白的脸,绿幽幽的眼睛,嘴角还渗有一丝血迹,再被手电光一照,这张脸可真是惊魂摄魄,恐怖之极。
  5. 造句 方教授这一拳聚集了体内的天魔气,名为惊魂,中者全身经脉寸断,惊魂摄魄而死。
  6. 造句 目标在望,一行五人不由加快了脚步,提高了声音,心中渐渐火热,陡然之间,从黑暗中,惊魂摄魄的啸声传来:“阿哒阿哒阿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