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ò míng qí miào
成语解释: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然而看他前两回来买东西,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内行……想来想去,总是莫名其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
繁体字形:莫明其玅
英文翻译:I don't know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漠”,广大。5.姓。[mù]古同“暮”。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妙:1.好;美妙:妙品。妙境。妙不可言。这个办法真妙。2.神奇;巧妙;奥妙:妙计。妙策。妙用。妙算。妙诀。妙手回春。莫名其妙。3.姓。
“莫名其妙”这个成语,许多人第一次听到时可能会下意识皱起眉头——它的四个字组合起来像一道谜题。比如朋友突然说:“昨天老板开会时的表情真是莫名其妙。”这时你脑海里会浮现什么?可能是一个眉头紧锁的上司,也可能是一段完全跑题的发言记录。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它描述的是“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困惑状态”。就像你打开新买的智能音箱,对着它喊了五次“播放周杰伦”,结果它开始朗读《资本论》——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用“莫名其妙”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有人会问:“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议’有什么区别?”前者更侧重“找不到逻辑起点”,后者强调“超出认知范围”。比如同事小王突然在茶水间倒立着喝咖啡,这属于莫名其妙;但如果他喝完咖啡直接穿墙离开,那就要归为不可思议了。
在当代生活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比想象中更频繁。比如收到甲方凌晨三点发来的修改意见:“把LOGO放大同时缩小”——设计师对着屏幕挠头的样子,就是这个词的生动写照。有趣的是,这类情况往往源于信息传递的错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荒诞。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是依赖数字化沟通的环境,莫名其妙的误会越容易滋生。文字消息听不到语气,视频通话看不清微表情,就像上周客户说“方案挺特别”,直到见面才发现他说的“特别”其实是“需要重做”的委婉表达。
面对令人困惑的场景时,与其急着下结论,不如先确认基本信息。就像上周邻居家的狗突然对着我家阳台狂吠,后来发现只是窗帘摆动投下的影子像极了它最怕的吸尘器。生活中的很多“莫名其妙”,拆开来看都有迹可循。
下次遇到理解不了的状况,不妨把它当作侦探游戏的开场。毕竟这个世界的有趣之处,往往藏在那些需要多转几个弯才能看懂的片段里。就像老话说的:迷雾散尽时,答案自会从莫名其妙处生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