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xiāo rán chén wài
成语解释:萧然:清静寂寞的样子;尘:尘世。形容极为超脱,不被俗情杂物所累
成语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下卷:“又诗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闲话之趣,故笔墨间时觉萧然尘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萧然尘外
英文翻译:Out of the dust
萧:1.草名。蒿子的一种。2.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萧条。萧然。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