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áng tóu lù wěi
成语解释: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成语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做事和说话躲躲闪闪
繁体字形:藏頭露尾
英文翻译:tell part of the truth but not all of it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哎哟,说到“藏头露尾”这个成语,大伙儿肯定不陌生吧?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说话做事不痛快,明明想藏住关键信息,结果又露出点“马脚”。比如老张昨天在群里发消息:“今天天气不错,我们要不要去吃点好的?火锅店好像有活动!”结果大伙儿一琢磨——每句话第一个字连起来是“我吃火”,这不明摆着想约人吃火锅又不好意思直说嘛!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藏头露尾和直接表达,哪种更高明呢?”要我说啊,得看场合。比如小王给女神写情书,非要把表白的话拆成藏头诗,结果人家没看懂,反而问他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你品,你细品,这种时候直球出击不香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在文学作品里倒是挺带劲。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教训下人那段:“你们这些没眼力见的,当真以为我瞧不出猫腻?”每句话首字藏着“你当”俩字,既保持了主子威严,又暗戳戳敲打对方,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依我看啊,现在社交媒体时代,藏头露尾反而成了新潮流。朋友圈里常看到这种动态:“周末好无聊末班车都赶不上约饭的私聊”。年轻人都爱玩这种文字游戏,既保留了神秘感,又能精准筛选出懂梗的朋友,比群发消息高明多了不是?
说到底,藏头露尾就像炒菜放调料——用得好能提鲜,用多了准齁嗓子。下次遇到说话绕弯子的朋友,不妨直接来句:“咱都是明白人,您这藏头诗打算让我猜几宿啊?”保准对方立马笑着跟你掏心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