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ǒu
  • duàn
  • li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ǒu duàn sī lián

成语解释: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成语出处: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男女间的感情

繁体字形:藕斷絲連

英文翻译:a section of arrowroot is separated , but the clinging fibre remains

藕断丝连的意思

藕:1.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可以吃。也叫莲藕。2.(Ǒu)姓。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成语评论

提到“藕断丝连”,许多人会联想到一种“看似断开、实则牵连”的状态。比如朋友吵架后删了微信,却偷偷关注对方的社交动态;或者离职的同事嘴上说“再也不管项目”,私下仍忍不住打听进展。这种矛盾感就像莲藕掰断后,细丝依然黏连,表面决绝,内心仍有牵挂。

有人问:“为什么藕断丝连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实这和人性中的“惯性依赖”有关。人与人的关系建立需要时间,而断开时,情感和习惯不会瞬间消失。就像养了十年的宠物走失后,主人仍会对着空碗发愣,这种联结不会因为物理分离而立刻断裂。

举个具体例子:小张和前女友分手三年,依然记得她喝咖啡不放糖的习惯。某天在便利店听到有人点“美式不加糖”,他下意识回头——这并非旧情难忘,而是记忆触发的条件反射。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正是藕断丝连的生动写照。

换个角度看职场:王经理跳槽到新公司,却总忍不住对比前公司的流程制度。他在会议中脱口而出的“我们以前这样做更高效”,暴露了思维模式尚未完全切换的状态。这种职业习惯的延续,本质上也是一种藕断丝连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代社会加剧了这种现象。社交媒体让“断联”变得困难,朋友圈点赞、共同群聊的存在,就像给藕丝涂上了强力胶。有人因此陷入纠结,但也有人学会与这种状态共处——毕竟完全切割过去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它不只是犹豫不决的代名词,更像是生活的诚实记录:那些未完成的情感、未释怀的遗憾、未消失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人性的复杂图谱。就像藕丝在阳光下会反射微光,这些若隐若现的牵连,或许正是生命温度的证据。

藕断丝连的造句

  1. 造句 他们已经离婚了,但仍然藕断丝连地保持联系。
  2. 造句 他和先前的女友还藕断丝连。
  3. 造句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他还在暗中勾结,藕断丝连!
  4. 造句 他俩虽然离婚,但仍藕断丝连,看来有复婚的可能。
  5. 造句 既然已经决定分手,那就不要藕断丝连,牵扯不清。
  6. 造句 离别啊就像藕断丝连,虽说不能见面,但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同窗。
  7. 造句 两人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但之间的关爱还是藕断丝连。
  8. 造句 树上的叶儿都快掉光了,只剩几片藕断丝连的还在寒风中微微打颤。
  9. 造句 波霸乔丹和约克藕断丝连,乔丹母子惊现桑德兰观看球赛,疑似背着男友和和前任复合。
  10. 造句 之后他们各自娶嫁,但藕断丝连的情,仍然连着他们二人的心。

"藕断丝连"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