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tǐ yuán bān
成语解释: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原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虎軆原斑
英文翻译:Primary spot of tiger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斑:在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夹有的另外颜色的点、条纹:红斑。雀斑。斑竹。斑马。
有读者问:"虎体原斑"这个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其实就像看到小老虎身上的斑纹就知道它将来会长成什么样,比喻事物本质难以改变。比如父母常说:"这孩子虎体原斑,从小爱画画,现在果然成了设计师。"
有人疑惑:这个成语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先天特质,后者侧重后天习惯。就像我们看到刚入职的新人总是主动加班,可以说:"虎体原斑啊,这么拼的年轻人迟早要当主管。"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成语其实藏着辩证智慧。比如朋友总说:"我虎体原斑改不掉急性子",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他每次开会发言前都会深呼吸三次——这说明后天训练能改善先天特质。这让我想到,成语的智慧在于提醒我们关注本质,但不必被它完全束缚。
工作中遇到过典型案例:有位同事天生口吃,但通过三年刻意练习,现在能在千人会场脱稿演讲。这让我重新理解"虎体原斑"——斑纹是底色,但毛发光泽可以自己打磨。就像红木家具的纹理是天生,但匠人的打磨让它焕发光彩。
最近听到个有趣用法:科技博主评价某品牌手机系统时说:"虎体原斑的操作逻辑,十年了还是这么反人类。"这种幽默的批判性使用,倒给老成语注入了新生命。可见语言就像活水,总在时代流转中呈现新面貌。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说"00后虎体原斑地热衷短视频"时,究竟在描述客观现象,还是给自己贴上了思维标签?这个成语的当代运用,或许正映射着我们对代际差异的微妙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