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yǒng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

成语解释: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見義勇為

英文翻译: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见义勇为的意思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勇: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评论

什么是见义勇为?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看到有人掉进河里,路过的小哥二话不说跳下去救人,这就是典型的“见义勇为”。这个成语说的不是逞英雄,而是普通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出于善念主动出手相助。

有人可能会问:“见义勇为是不是非得冒生命危险?”其实不然。比如地铁里遇到老人被推搡,年轻人默默站到中间隔开人群;或是发现邻居家着火,第一时间拨打119并帮忙疏散——这些看似平凡的选择,同样是值得称赞的义举。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提倡见义勇为?去年郑州暴雨时,陌生人手拉手搭成“人链”救出被困孕妇的视频让我印象深刻。这种自发互助的行为,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虽然微小却能照亮整个群体。个人认为,见义勇为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社会韧性的黏合剂。

遇到突发状况该不该出手?有个真实案例可以参考:杭州外卖小哥发现独居老人三天没取餐,联系物业后发现老人中风倒地。他既没有鲁莽破门,也没置之不理,而是选择了最妥当的处理方式。这告诉我们,见义勇为不等于蛮干,智慧和冷静同样重要。

观察发现,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智慧型见义勇为”。他们可能不会直接与歹徒搏斗,但会机智地用手机录像取证、悄悄报警,或是发动周围群众形成合力。这种转变不是冷漠,而是对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更成熟的平衡。

最近社区里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旁边贴着见义勇为表彰榜。这种设计挺有意思——既降低了普通人介入风险,又保留了善意传递的通道。或许在未来,科技与人性化设计会为传统美德创造新的实践空间。

见义勇为的造句

  1. 造句 没有医保和寿险的人,天黑后不要见义勇为……
  2. 造句 对于弱肉强食的现象,我们不能坐视不救,就该见义勇为。
  3. 造句 他是个见义勇为的英雄。
  4. 造句 建议完善立法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宣传和适当的保护,以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5. 造句 院长嘱托护士要好好照应受伤的见义勇为者。
  6. 造句 他不但见义勇为,而且还扶危济困。
  7. 造句 黄泽榆真是一个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8. 造句 一位青年见义勇为,受到政府的表扬。
  9. 造句 如今这个社会,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了。
  10. 造句 见义勇为,法律界定,法律属性,救济机制,立法完善。

"见义勇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