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dāng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yì dāng wéi

成语解释:见“见义必为”。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赵实见义当为,不行邪径,就加你为吉阳县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見義當為

英文翻译:do boldly what is righteous

见义当为的意思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评论

见义当为”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见到正义之事应当去做”。它传递的不仅是勇气,更是一种责任感。比如,街边老人摔倒时,有人犹豫是否上前搀扶,而小王却直接跨步扶起老人,还帮忙联系家属。事后他说:“看到需要帮忙的事,不去做心里过不去。”这种行动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等待他人行动,正义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有人问:“见义当为会不会有风险?”比如扶老人可能被讹诈,揭发公司违规可能丢工作。确实存在风险,但关键在于如何智慧地行动。邻居张姐发现社区有人偷电缆,她没有贸然对峙,而是拍下证据联系物业和警方,既保护了自己又解决了问题。这说明“当为”不等于鲁莽,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的主动担当。

另一个常见困惑是:“普通人的小事算不算见义当为?”其实正义不分大小。地铁里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工作中拒绝帮同事造假数据,这些日常选择都在构建社会的道德底线。我曾在超市看到小孩乱拆零食包装,上前提醒家长后,对方反而道谢——多数人内心认可正义,只是需要有人先跨出那一步。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讲究“明哲保身”,见义当为过时了。但疫情期间志愿者逆行送药、程序员开发信息共享平台,恰恰证明这种精神以新形式延续。就像程序员老陈说的:“代码能救人时,熬夜写程序就是我的‘当为’。”时代在变,但人性中对正义的追求从未消失,只是表达方式更贴合当下语境。

最后想说的是,见义当为不是英雄专属的标签。它更像一盏路灯,每个人提灯照亮一小片黑暗,整条路就会亮起来。下次遇到该行动的时刻,不妨先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家人需要帮助,我希望旁观者怎么做?”答案往往就在问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