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óu
  • rén
  • jiàn
  • miàn
  • fèn
  • wài
  • yǎn
  • h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óu rén jiàn miàn,fèn wài yǎn hóng

成语解释: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成语出处:赖传珠《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敌对双方相逢时愤怒的样子

繁体字形:讎人見靣,分外眼紅

英文翻译:When enemies meet, they are extremely jealous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意思

仇:[chóu]1.仇敌:疾恶如仇。同仇敌忾。2.仇恨:结仇。血泪仇。他们两家有仇。[qiú]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成语评论

嘿,你听说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句老话吗?说白了,就是两个有仇的人碰上了,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恨不得立马干架。比如《三国演义》里,张飞和吕布一见面,那火药味浓得能点鞭炮!但为啥人会这么激动呢?咱先不急着下结论,先看个例子。

举个现实点的例子吧——老王和老李因为生意纠纷闹掰了。某天在超市撞见,老王直接把手里的购物篮往地上一摔,老李也不甘示弱,叉着腰就开骂。你说这事儿怪谁?其实啊,核心问题在这儿:情绪上头的时候,人是不是更容易被过去的矛盾牵着鼻子走? 要我说,这就像手机开了飞行模式——理智信号直接被屏蔽了!

不过话说回来,难道“眼红”就非得动手吗?我邻居小陈前阵子跟同事竞争项目失败,后来在茶水间碰面,人家反而主动递了杯咖啡:“兄弟,你这方案确实牛!”你看,换个思路处理矛盾,是不是比硬碰硬强多了?这让我想起老家的一句俗话:“拳头再硬,不如脑子灵光。”

有朋友可能会问:“那要真碰到避不开的仇家咋整?”我觉着吧,可以参考武侠小说里的高手过招——先稳住下盘,再找破绽。比如明朝的徐阶和严嵩斗了半辈子,最后徐阶愣是靠着装傻充愣,等严嵩自己露出马脚才扳倒对方。这招虽然费时间,但总比当场撕破脸强对吧?

最后唠叨两句个人看法哈:现在都2023年了,咱能不能把“仇人”这概念升级下?就像手机系统要定期更新,人际关系也得学会清理缓存嘛。下次要是真遇上老对头,不妨试试用“哦豁,这世界真小”开场,说不定能整出点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