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m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jì yī máo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成语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了解事物的局部

繁体字形:見驥一毛

英文翻译:See Ji Yimao

见骥一毛的意思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骥:1.好马:按图索骥。2.比喻贤能。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成语评论

见骥一毛”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简单:就像只看到千里马的一根毛,却误以为看懂了整匹马一样,用来形容人们只了解事物的局部就匆忙下结论。比如有人看到同事上班迟到一次,就断言他“工作态度不端正”,这就是典型的“见骥一毛”——用单一行为概括一个人的全部,忽视了对方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容易犯这种错误?”其实这和我们的思维习惯有关。大脑喜欢快速做判断以节省精力,就像看到天上乌云密布就预测要下雨,却忽略了天气预报显示半小时后转晴。这种“认知捷径”在简单场景中有效,但面对复杂问题时容易导致误判。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聚会时,小王听说小李辞职创业,立刻感叹“现在开奶茶店肯定亏钱”。但小李其实是要做宠物智能用品研发。这种对话里,小王的表现就像成语里的“见骥一毛”,用自己对某个行业的刻板印象代替了具体分析。我常想,这种思维陷阱在互联网时代可能更常见——刷到短视频片段就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相。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关键是要像拼拼图那样收集更多碎片。比如公司要推出新产品,市场部同事坚持“年轻人只喜欢便宜货”,但调研后发现目标用户更在意设计质感。这个案例说明,多问几个“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往往能发现被忽视的关键细节。

我自己曾陷入过类似误区。刚学摄影时,总觉得好照片必须用昂贵设备拍摄。直到用手机拍出获奖作品才明白,构图和光影才是核心。这种经历让我更理解“见骥一毛”的危险性——它让我们错失事物真正的价值。

下次遇到快速下结论的冲动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就像品茶不能只闻香气,看人不能仅凭初见,理解世界需要打开更宽广的视角。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耐心观察的习惯,或许能帮我们发现更多“千里马”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