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ě jiǎ tóu gē
成语解释: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成语出处: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再战斗
繁体字形:解甲投戈
英文翻译:To get rid of one's troubles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戈: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姓。
“解甲投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解甲归田”类似,都指向放下武器、结束对抗的状态。不过“投戈”更强调主动终止争斗的动作。举个例子:“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时,一位老将军突然起身说:‘我们该解甲投戈了,战场上的输赢不该让百姓承担代价。’”这个场景里,成语既表达了停止武力对抗,也暗示了从对抗思维转向和平共处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要用“甲”和“戈”来比喻争斗?其实这源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实况。士兵的铠甲(甲)和武器(戈)是参战的必备物品,脱去铠甲、丢弃武器自然成了停战的最直观象征。就像今天人们说“放下键盘”来比喻停止网络骂战,本质都是用具象物品代指某种行为模式的转变。
在当代职场中,这个成语的变体应用更有趣。比如部门间因预算争执不休时,可以这样劝解:“与其互相消耗,不如我们解甲投戈,把方案里的‘作战地图’换成‘合作蓝图’如何?”这里用战争隐喻转化为建设性对话,既保留成语的张力,又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值得思考的是,“解甲投戈”需要多大的勇气?历史告诉我们,主动放下武器往往比坚持战斗更艰难。楚汉相争时,项羽在乌江畔本可渡江求生,却选择自刎明志,某种意义上正是缺乏“投戈”的胸襟。反观现代商业竞争,那些能在价格战中率先转型的企业,反而常开辟出新市场。这种思维转变的魄力,或许才是成语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对立冲突时,不妨想象自己正在解开无形的铠甲。就像暴雨过后,战士卸下被雨水浸透的铁甲,突然发现阳光穿透云层的温暖——有时候停止对抗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为了看见比胜负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