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n
  • è
  • zhī
  • f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n è zhī fēng

成语解释: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

成语出处:《晋书·裴秀传》:“骞素无謇谔之风,然与帝语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敢直言的风气

繁体字形:謇諤之風

英文翻译:Jian Ge's style

謇谔之风的意思

謇:1.口吃;言辞不顺畅。2.正直。

谔:形容直话直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有许多人说顺从奉承的话,不如有一个人直言不讳)。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成语评论

提到“謇谔之风”,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它形容的是一种直言不讳、敢于说真话的品格。比如公司会议上,同事小王当着老板的面指出项目预算漏洞:“这个方案的数据模型有问题,盲目执行可能亏损上百万。”这就是典型的“謇谔之风”——不绕弯子,直击要害。

有人问:这种直爽会不会得罪人?

其实要看表达方式。历史上魏征劝谏唐太宗时,虽然言辞犀利,但句句为社稷考虑,最终成就君臣佳话。关键不在“说什么”,而在“为什么说”。抱着解决问题的初心,即使话难听,也能赢得尊重。

我在社区志愿者工作中深有体会。去年建议调整垃圾投放时间,起初遭到部分居民反对。但通过逐户说明“清晨收运影响睡眠”的数据调查,大家反而夸我们“敢讲真话办实事”。真诚的建议就像苦口良药,短期可能刺耳,长期能治根本。

另一个困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謇谔之风吗?

看看这个例子:新入职的实习生发现产品设计缺陷,在全员群里@总监:“按钮位置违反用户习惯,建议左移15像素。”结果总监当场采纳,月底全员会上特别表扬。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透明,让敢说真话不再是“高风险行为”,反而成为快速纠错的助力。

不过要注意,直言不讳不等于口无遮拦。邻居张叔有次在业主群写道:“3栋的装修队每天敲到晚上9点,各位耳朵是铁打的吗?”虽然属实,但带情绪的表达引发激烈争吵。后来改发“建议施工方调整时间,附上《噪音管理条例》截图”,事情顺利解决。所以说真话也要讲究方法,就像针灸找准穴位,既有效又不伤人。

说到底,謇谔之风的核心是善意与勇气并存。它像手机里的“系统检测”功能,主动暴露问题才能避免死机。当越来越多人愿意温和而坚定地说真话,我们的工作、生活就会像不断更新的软件,朝着更优化的版本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