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bìng
  • z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qū bìng zhòu

成语解释: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成语出处:清·朱克敬《瞑庵杂识》第一卷:“士以江西优人来,登场歌舞,诘诘屈磝碻,不可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繁体字形:詰屈屈屈

英文翻译:Quizzes and confrontations

诘屈磝碻的意思

诘:[jié]诘问:盘诘。反诘。诘责。[jí][诘屈聱牙](jíqūáoyá)同“佶屈聱牙”。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磝:[áo]〔碻磝〕见“碻2”。[qiāo]古同“”,坚石。

碻:[qiāo]1.〔碻磝〕2.石多不平的样子。3.古城名。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古黄河南岸。[què]同“”。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让人舌头打结的文字?比如翻开一本学术论文,满篇都是“基于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异方差性检验”之类的术语。这种时候你可能会想到一个成语——诘屈磝碻

“这篇论文写得诘屈磝碻,数据部分连隔壁数学系教授都查了三遍词典。”这个例句展示了成语最典型的使用场景:当内容艰涩到影响理解时,就像走在布满碎石的河滩上,每个字都硌得人脚疼。

为什么有些文字会故意写得拗口?其实就像厨师摆盘,某些专业领域需要用特定术语搭建知识框架。但就像米其林餐厅的分子料理,普通食客更期待的是能尝出味道的菜肴。去年有位科普作家把量子力学写成童话,阅读量比专业论文高出200倍,这说明表达方式比内容复杂度更能决定传播效果。

记得大学时帮导师改本科生论文,有个同学把“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写成“数据呈现非典型性离散分布特征”。我直接在批注里写:“别诘屈磝碻,说人话”。后来他改成了“实验翻车了,咱们重做吧”,反而让导师会心一笑。这个亲身经历让我明白:有效沟通就像快递送货,包装太复杂反而耽误签收。

现在看网络上的技术贴有个有趣现象:真正的高手往往用表情包配文字解说,反倒是半吊子喜欢堆砌专业术语。这就像武侠小说里,顶尖高手用树枝也能克敌,二三流角色才要扛着青龙偃月刀出门。文字表达亦是如此,以辞害意不如举重若轻。

下次遇到诘屈磝碻的文字,不妨试试“翻译游戏”:先把每个术语换成买菜大妈能听懂的话,再把长句拆成三句。你会发现,真正的好内容经得起这样“脱水处理”,就像新鲜蔬菜焯水后反而更显翠绿本色。

"诘屈磝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