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成语解释: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成语出处:《诗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英文翻译:I'll teach you, listen to me
诲:教导;诱导:教诲。诲人不倦。
尔:1.文言人称代词。你。2.文言指示代词。1.如此;这样:果尔。2.这;那:尔日。尔时。3.表示情态的后缀:偶尔。莞尔。4.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无他,但手熟尔。
谆:〔谆谆〕恳切而不厌倦:谆教导。诲尔谆。
谆:〔谆谆〕恳切而不厌倦:谆教导。诲尔谆。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我:自己:自我。忘我精神。
藐:1.小:藐小。2.轻视;小看: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教诲的言辞恳切,而听的人却不以为然)。
藐:1.小:藐小。2.轻视;小看: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教诲的言辞恳切,而听的人却不以为然)。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老师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讲解知识点,台下学生却在悄悄刷手机;父母反复叮嘱孩子注意安全,青少年却觉得唠叨扭头就走。这种现象用八个字概括就是——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描绘了教导者满怀热忱、被教导者心不在焉的对比画面。就像春天播撒种子的农人,即便弯着腰细致地播种,也可能遇到被鸟雀啄食的无奈。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真诚的建议常常遭遇敷衍的回应?
上周参加家庭聚会时,表姐说起她给初三儿子制定的复习计划。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叫醒,各科错题整理得井井有条,连营养餐都照着食谱搭配。可孩子总是趁她不注意偷偷打游戏,月考成绩反而退步了。这个现实案例生动诠释了成语内涵——当沟通变成单方面输出,再精心的安排也会失去效力。
在职场中同样能看到类似场景。某创业公司CTO曾向我倾诉,他花了三个月编写的技术规范文档,团队新人却连目录都没看完。这让我联想到,信息接收方的认知状态往往比传递方式更重要。就像给口渴的人送水,若对方正专注于灭火,再甘甜的山泉也会被暂时忽略。
从教二十年的张老师有个独特观点:"现在的诲人不倦需要新配方。"她会在讲解三角函数时插入电竞选手的操作角度计算,用Z世代熟悉的语言重构知识。这种与时俱进的尝试启示我们:沟通效果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对方接收了多少。
观察地铁里的公益广告会发现有趣现象:比起文字标语,用漫画形式表现"请勿饮食"的提示更能获得乘客注意。这说明信息呈现方式的革新能有效改善"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困境。就像春雨润物,既要持续也要讲究渗透的方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的沟通智慧在于理解:被聆听是种需要经营的能力。就像园丁不能命令花朵开放,但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水分催发蓓蕾。当我们学会在"诲尔谆谆"时观察对方的反馈,在"听我藐藐"时调整表达策略,那些曾被忽视的真诚终将找到属于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