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gù bù fú

成语解释: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成语出处:《周礼夏官大司马》:“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郑玄注:“负,犹恃也,固,险可依以固者也;不服,不事大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負固不服

英文翻译:Disobedient

负固不服的意思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固:1.结实;牢固:稳固。加固。本固枝荣。2.坚硬:固体。凝固。3.坚决地;坚定地:固辞。固请。固守阵地。4.使坚固:固本。固防。5.鄙陋:固陋。6.同“”:固疾。固习。7.姓。8.本来;原来:固有。固当如此。固所愿也。9.固然:坐车固可,坐船亦无不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丧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丧。4.吃(药):服药。内服。每次服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服刑。服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服输。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众。以理服人。8.适应: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药;剂:一服药。

成语评论

哎哟,这成语“负固不服”听起来有点拗口,但说白了就是“仗着地形险要,死活不肯认输投降”的意思。比如战国时期,某个小国躲在易守难攻的山谷里,明明大势已去,偏要梗着脖子喊:“有本事你上来啊!”——这不就是典型的“负固不服”嘛!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打仗的场景里吗?当然不是!咱举个现代例子:公司里有个项目明明数据差得离谱,负责人还拍桌子说“我的方案绝对没问题”,死活不肯调整策略。你说这是不是像极了躲在“认知高墙”后头的“负固不服”?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不就是单纯的固执吗?”您可问到点子上了!关键区别在于“负固”二字——固执的人可能没有实际依仗,但“负固不服”的人往往真觉得自己有底牌。好比打游戏时残血还硬刚boss,总觉得自己藏了个复活甲。

要我说啊,这成语在现代社会特别有警示意义。你看那些守着传统模式不愿转型的企业,像不像成语里的“固守城池”?前两天看到个报道,某老字号餐饮坚持用纸质菜单,结果被扫码点餐的同行甩出三条街。这种“负固”精神,到底是坚守初心还是拒绝进步?

不过话分两头说,有时候“不服”也能催生奇迹。就像手机行业里,当年诺基亚要是真能靠过硬质量“负固”到底,说不定现在还能分杯羹呢!所以啊,关键得看清形势——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还是真有实力逆风翻盘。您品,您细品。

最后插句个人观点:咱老祖宗造这成语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现在能用来形容职场杠精、商业竞争甚至家庭矛盾吧?所以说啊,语言这玩意儿就像条活鱼,得放在不同环境里才能游出花样。下次遇到那种“躲在山头嘴硬”的主儿,您不妨笑着来句:“您这可真是负固不服本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