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 fū zǒu fú
成语解释:旧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
成语出处:阿英《吃茶文学论》:“若夫乡曲小子,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余,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繁体字形:販夫走卒
英文翻译:small tradesmen and porters
贩:1.商人卖货物:贩粮食。贩牲口。2.贩卖货物的小商人:小贩。摊贩。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卒:[zú]1.兵:士卒。小卒。2.差役:走卒。3.死亡:生卒年月。4.完毕:卒业。5.文言副词。到底;终于:卒胜敌军。[cù]同“猝”。
哎呦喂,各位看官您可别小瞧了“贩夫走卒”这词儿!咱举个栗子啊,菜市场里张大婶凌晨三点蹬三轮进货,街角老王推着煎饼车风雨无阻出摊——这不正是“贩夫走卒”的真实写照嘛?说白了,这成语就是给咱普通老百姓的烟火气打了个标签。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现在都21世纪了,为啥还要用贩夫走卒这种老词儿?”您别说,这问题问得妙!其实啊,这成语就像个时光胶囊,把古代市井的吆喝声、扁担摩擦声都打包封存了。您看《清明上河图》里那些挑担的、拉车的,跟今天外卖小哥跨上电驴送餐的身影,是不是隔空来了个击掌?
那这成语到底咋用才地道呢?举个活生生的例子:老李头在胡同口修了三十年自行车,街坊都说他是“贩夫走卒里的能工巧匠”。您品,您细品,这说法既点出了他的职业身份,又暗戳戳夸了手艺人,是不是比直接说“修车师傅”更有味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总爱把“打工人”挂嘴边,跟“贩夫走卒”有啥区别不?要我说啊,这就是新旧版本的皮肤切换。早年间贩夫走卒靠脚力,现在打工人拼脑力,但那股子为生活奔忙的劲儿,就像老面馒头配拿铁咖啡——中西合璧,本质都是奋斗者的精气神。
您猜怎么着?上礼拜在社区表彰会上,居委会主任说了句特提气的话:“甭管是写字楼白领还是菜场摊主,贩夫走卒照样能成社区顶梁柱!”这话糙理不糙,您瞅瞅疫情期间那些坚持送货的快递小哥,可不就是新时代的贩夫走卒典范?
依我看呐,这成语就像块活化石,表面看记录的是旧行当,内里藏的是永不过时的生活智慧。哪天您路过巷口修鞋摊,跟老师傅唠两句就会发现:人家肚子里装的江湖故事,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所以说嘛,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生活这部大戏的主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