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ān shēng è sǐ
成语解释:见“贪生畏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貪生惡死
英文翻译:cowardly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贪生恶死”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先看一个场景:老张体检发现血压偏高,从此每天只吃水煮菜,连楼梯都不敢多爬,生怕“伤元气”。家人劝他放松些,他却摆摆手:“活着比什么都强!”——这种对生命的过度执着,反而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正是成语的鲜活写照。
有人会问:珍惜生命不是好事吗?这里的关键在于“贪”和“恶”二字。就像小孩攥着糖果舍不得吃,结果糖化了也没尝到甜味。我曾见邻居阿姨为抗癌拒绝手术,选择各种偏方,最终错失治疗时机。这种恐惧死亡而逃避现实的选择,恰似成语描绘的心理困境。
换个角度看,当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现象也值得玩味。他们熬夜刷手机时喝着枸杞茶,吃炸鸡配酵素片,这种既放纵又怕死的矛盾行为,何尝不是新时代的“贪生恶死”?我常想,或许我们该学会与生死焦虑和解,就像冲浪者驾驭浪涛——既保持敬畏,又不失从容。
观察自然界的启示很有意思。枫树秋天主动落叶,看似放弃却为来年蓄力;蝉蛰伏数年只为盛夏欢歌。这些生命智慧告诉我们:过度执着反而违背自然规律。有位登山家说得好:“怕死的人登不上顶峰,但不怕死的人走不到山脚。”生死之间的平衡点,需要每个人亲自探寻。
最后分享个有趣现象:养老院的象棋高手老李,每次下棋必争输赢,却常说“活够本了”。这种既认真生活又不惧告别的态度,或许正是破解成语困局的钥匙。毕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点燃每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