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
  • jiàn
  • zāo
  • k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n jiàn zāo kāng

成语解释: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语本《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妻子

繁体字形:貧賤糟穅

英文翻译:Poor and cheap dross

贫贱糟糠的意思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糟:1.做酒剩下的渣子。2.用酒或酒糟腌制食品:糟鱼。3.朽烂;不结实:木头糟了。4.(事情或情况)坏:事情搞糟了。5.作践;浪费:糟蹋。糟践。

糠:1.稻、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米糠。糠菜半年粮(形容生活贫困)。2.发空,质地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糠心儿。萝卜糠了。

成语评论

贫贱糟糠”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其实来源于《后汉书》里的典故,原句是“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简单来说,就是指在贫穷艰难的日子里,一起吃过苦、扛过压力的伴侣。比如老张总说:“当年我俩挤在8平米的出租屋里啃馒头,她一句怨言都没有,真是贫贱糟糠见真情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现在很少用了?一方面,现代人更倾向于用“患难夫妻”“同甘共苦”这样的表达;另一方面,“糟糠”本指粗糙食物,代指贫困生活,而当代年轻人可能更熟悉“泡面伴侣”“合租战友”这类接地气的说法。不过成语背后的精神内核依然动人——它提醒我们别忘记在最困难时陪伴左右的人。

举个例子,小王创业失败欠债百万,妻子主动拿出嫁妆帮他还债,朋友感慨:“这才是真正的贫贱糟糠情啊!”这种场景里,成语既准确表达了共渡难关的情义,又带着历史沉淀的分量。个人觉得,虽然时代在变,但这种“吃过苦的感情更坚固”的观念,依然能引发共鸣。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隐含着警示意味。就像邻居李叔常念叨:“现在日子好了,可别忘了当年陪你住地下室的人。”现实中确实有人富裕后抛弃发妻,这种行为恰恰违背了“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用流行语来说,这就是典型的“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诠释。比如90后小夫妻把“贫贱糟糠”戏称为“穷开心模式”,他们用短视频记录合租生活,配文写着:“今日份糟糠晚餐——老干妈拌饭,但有人陪着吃就是米其林三星!”这种幽默化的改编,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年轻活力。

说到底,“贫贱糟糠”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面照见人心的镜子。它告诉我们:衡量感情深浅的从来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风雨中的相互扶持。就像春天播种时埋下的种子,或许当时毫不起眼,却能在岁月里长出最扎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