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
  • jiàn
  • jiāo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n jiàn jiāo rén

成语解释:身处贫贱,但很自豪。指贫贱的人蔑视权贵。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补语;指对富贵权势持轻蔑鄙视态度

繁体字形:貧賤驕人

英文翻译:proud of one's poverty

贫贱骄人的意思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骄:1.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2.猛烈;炎热:骄阳。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贫贱骄人"?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贫穷卑微却骄傲示人",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力量。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颜斶面对齐宣王召见时直言"士贵耳,王者不贵",就是典型例子——虽居茅屋却敢与君王论尊卑,这种精神气节至今仍让人钦佩。

有人会问:穷困潦倒时保持骄傲有意义吗?明代画家徐渭晚年穷得用螃蟹壳当调色盘,却在作品上题写"青藤门下走狗"自嘲,反而成就艺术史上的独特风骨。这告诉我们,真正的骄傲不在于外在境遇,而在内心是否保持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前台接待员自学编程,在婉拒领导破格提拔时说:"我想用正常流程证明自己。"这种既认清现实处境又保持进取尊严的态度,正是当代"贫贱骄人"的生动演绎。它提醒我们:外在标签不应成为自我设限的枷锁。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可贵之处在于打破世俗的价值评判体系。就像山间的野百合,虽无牡丹的华贵,依然在春风中挺直腰杆绽放。当我们过分关注物质得失时,或许更需要这种"贫而不卑,贱而不屈"的精神养料来滋养心灵。

值得注意的是,骄傲不等于傲慢。清代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与魏晋名士刻意佯狂的做派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清醒认知,后者则可能演变为逃避现实的表演。真正的精神贵族,往往能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从心理学角度看,适度的"贫贱骄人"心态其实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树,通过向下扎根来对抗恶劣环境。当外界条件无法改变时,守护内心的骄傲恰是避免自我贬低的重要方式。这种智慧,或许正是中华文化历经沧桑仍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