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àn
  • chuān 穿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àn chuān jīn gǔ

成语解释: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繁体字形:貫穿今古

英文翻译:Through the ages

贯穿今古的意思

贯: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穿:1.破;透:把纸穿了个洞。水滴石穿。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破、透或彻底显露:射穿。磨穿。看穿了他的心思。戳穿阴谋诡计。3.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穿针。穿过森林。从这个胡同穿过去。4.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穿糖葫芦。用珠子穿成珠帘。5.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成语评论

成语就像时间胶囊,藏着古人的智慧和故事。比如"水到渠成",原本形容水利工程的自然形成,现在常用来比喻条件成熟后的必然结果。有个朋友准备三年考研,当录取通知到手时他感慨:"还真是水流够了,渠道自然就通了啊。"这种跨越时空的适配性,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有人问:古代场景产生的成语,在手机电脑时代还适用吗?看"刻舟求剑"就明白。楚人掉剑后在船身刻记号,等船靠岸才下水寻找——这和现代人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的窘态何其相似。上周见客户坚持用五年前的营销方案,结果惨淡收场,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当代版刻舟求剑?

我发现成语的妙处在于"四两拨千斤"。像"破釜沉舟"四个字,既说清了背水一战的决绝,又带着悲壮的美感。去年创业团队在融资关头集体抵押房产,这种当代商战故事,用传统成语反而比长篇解释更有冲击力。文化基因的传承,往往就藏在这样精炼的表达里。

有些成语被误读反而产生新意。"朝三暮四"原指养猴人的欺骗手段,现在多形容反复无常。但最近看到有自媒体用它形容灵活调整策略,倒也算与时俱进的创新。语言本就在流动中发展,就像黄河改道会冲积出新沃土,成语的演化何尝不是文明的延续?

当00后说着"666"时,成语依然在教科书和影视剧里活跃。教孩子背"循序渐进",他们会联想到游戏关卡设计;讲"塞翁失马",年轻人自然代入职场挫折。这些浓缩的智慧结晶,就像经过时间打磨的玉石,在不同光线下总能折射新光彩。或许真正的经典,就是能陪每代人重新成长的伙伴。

下次看见成语别急着划走,试着拆解其中的密码。那些传承千年的短句,既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思维工具包,也是丈量文明进程的活标尺。当你在工作会议上说出"纲举目张",或在朋友圈写下"静水流深",其实正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