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i cái láo mín
成语解释:耗费财物,劳苦百姓。《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不利的事情
繁体字形:費財勞民
英文翻译:Spending money and laboring people
费:1.费用:水电费。医药费。免费。收费。2.花费;耗费:费心。消费。费了半天工夫。3.用得多;消耗得多(跟“省”相对):老式汽车费油。走山路费鞋。孩子穿衣裳真费。4.姓。
财:1.钱和物资的总称:财产。财物。理财。2.姓。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哎呦,说到“费财劳民”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老古董味儿,但其实它放到今天依然贴切得很!举个栗子,古代有些皇帝为了修豪华宫殿,动不动就征用几十万民工,结果国库掏空、百姓累垮,这不就是典型的“费财劳民”吗?说白了,这就是资源没花在刀刃上,反而给大伙儿添堵。
你可能会问,这成语的核心问题到底是啥?哎,重点就在“资源分配和实际需求脱节”啊!比如某地政府非要搞个巨型雕塑当“地标”,结果预算超支、游客不买账,这不就是现代版费财劳民?钱花了,人累了,效果却像打水漂——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不过啊,这事儿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老家前年修了条观光步道,刚开始村民都骂“又搞面子工程”,结果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农家乐生意。你看,同样是花钱办事,关键得看是不是真能惠民。这就像炒菜放盐——放对了提鲜,放多了齁人。
说到个人生活,谁还没干过几件费财劳民的事儿呢?比如我表弟结婚非要搞直升机接亲,结果当天暴雨改期,白砸了二十万。要我说啊,这跟古代皇帝修陵墓没本质区别,都是被虚荣心牵着鼻子走。说到底,甭管大事小事,都得讲究个“实在”二字。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倒是挺会避坑。你看共享经济为啥火?不就是因为大家发现“共用”比“独占”更划算嘛!这种思路要是用到公共建设上,说不定能少走很多弯路。毕竟老祖宗早就提醒过: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细水长流啊。
最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下次遇到“大项目”时,不妨先问问——这事儿真能让人省心省力,还是纯粹给生活加难度?答案往往就在问题里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