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 zhì ér mò

成语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繁体字形:賫志而没

英文翻译:die without fulfilling one's ambitions

赍志而没的意思

赍:1.怀着:赍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2.把东西送给别人。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病没。

成语评论

赍志而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带着未完成的志向离开了人世。比如有人一辈子想写本书,结果刚写一半就病逝了;或者某个科学家研究到关键时刻,却突然意外离世。这时候人们就会感叹:“唉,真是赍志而没啊!”

你可能会问:这种“遗憾”的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它反而提醒我们两件事。第一,人生无常,想做的事要趁早行动;第二,即便目标没完成,努力本身也能给他人带来启发。就像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但他留下的作品却影响了整个艺术史。

举个例子更具体些: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能完成统一大业,最后病逝五丈原。杜甫写诗说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就是典型的赍志而没。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种遗憾让他的忠诚与智慧成了后世的精神财富。

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创业者在项目快成功时突然倒下,运动员因伤错过奥运决赛。但我觉得,与其纠结“没做到”,不如关注“做到了什么”。就像马拉松选手就算没冲线,沿途的坚持本身已经值得敬佩。

有人可能会反驳:目标都没达成,谈什么价值?其实换个思路,很多事本就是接力赛。牛顿说过“站在巨人肩膀上”,那些赍志而没的人,往往就是给后来者铺路的巨人。他们的未竟事业,反而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火种。

最后想说,这个词虽然带着悲情色彩,但不必看得太沉重。它更像生活的温馨提示:珍惜当下,尽力而为,就算结果不如预期,过程里的光热也足够温暖人间。就像夜空中的流星,即便转瞬即逝,划过天际的那一刻已然足够璀璨。

赍志而没的造句

  1. 造句 她不幸赍志而没,令我深感悲痛。但我珍惜我们那一瞬间的交谈,也珍惜阅读她思绪的机会,从而窥见她的思想生活。
  2. 造句 大仇未报,却赍志而没,让洪夜很不甘心,不管是华熔还是穆清琅。
  3. 造句 赍志而没,从此之后荀彧如心灰意冷,行尸走肉,至此郁郁而终,这就是荀彧的结局。
  4. 造句 不像一些赍志而没的人,从来向世人宣扬。
  5. 造句 小小痴情不改,赍志而没,为世间留下一段薄情郎愧对痴情女的故事。
  6. 造句 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此恨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