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ì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赤贫:穷得一无所有。穷得如同被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了。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端贫穷
繁体字形:赤貧如洗
英文翻译:as poor as if everything had been washed clean
赤: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4.忠诚:赤胆。赤诚。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无足赤。8.姓。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洗:[xǐ]1.用水或汽油等去掉物体上的泥污:洗衣服。洗零件。2.清除:清洗。3.像用水洗净一样抢光或杀光:洗劫。洗城。4.印相的显影、定影:洗相片儿。5.把磁带上的录音、录像去掉。[xiǎn]姓。
哎呦,您说这"赤贫如洗"听着就扎心吧?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家去年遭了洪灾,房子家具全泡烂了,现在住窝棚里连件像样衣裳都没有,真叫个赤贫如洗啊!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和"一贫如洗"有啥区别?您别说,这俩兄弟还真像双胞胎。不过"赤"字在这加了把火,像在说穷得发烫那种状态,比普通贫困更扎眼。好比说老王做生意被坑得血本无归,现在连买包盐都要赊账,这情况用"赤贫如洗"才够味儿。
要说这成语用武之地,可不光盯着穷苦百姓。您看电视剧里那些落魄王爷,穿着破衣烂衫沿街要饭,编剧准得给他安排句台词:"想当年锦衣玉食,如今赤贫如洗..." 您品您细品,这反差感挠一下就上来了。
不过咱得说句实在话,现在社会进步了,赤贫如洗的情况越来越少。但您发现没?这成语反而在段子里火起来了。就像我表弟整天哭穷,发朋友圈说"这个月工资还没到账,已经赤贫如洗到要吃土了",配图却是他在火锅店大快朵颐——说白了就是年轻人玩梗新姿势嘛。
要我说啊,成语就像老物件,用着用着能擦出新火花。您看最近那个扶贫纪录片,拍得那叫个真实动人。镜头里老乡摸着新盖的砖房直抹眼泪:"往年赤贫如洗的日子总算熬出头了..." 这话听着既心酸又暖心,比直说"脱贫了"更有味道对吧?
说到底,语言这玩意儿得活在现实里。就像咱家楼下张婶总念叨:"别看现在社区帮扶搞得好,二十年前咱们这儿可是赤贫如洗的穷山沟..." 您瞧,一个成语串起了几代人的记忆,这不就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模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