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ǐ zǎo mō hēi
成语解释: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成语出处:《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辛勤劳动
繁体字形:起早摸黑
英文翻译:Get up early and feel dark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早:1.早晨:清早。早饭。从早到晚。2.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早已:他早走了。这件事我们早商量好了。3.时间在先的:早期。早稻。4.比一定的时间靠前:早熟。早婚。你早点儿来。忙什么,离开演还早呢。5.问候的话,用于早晨见面时互相招呼:老师早!6.姓。
摸:1.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我摸了摸他的脸,觉得有点儿发烧。2.用手探取:摸鱼。他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条来。3.试着了解;试着做:摸底。逐渐摸出一套种水稻的经验来。4.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到床边开亮了灯。摸了半夜才到家。
黑: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姓。
“起早摸黑”这个词儿听起来是不是像在说农民伯伯?其实不光是他们,很多行业的人都这样。比如街角那家包子铺的老板,天还没亮就起来和面、调馅儿,蒸笼冒出的白气混着晨雾,等第一班公交进站时,热腾腾的包子已经排得整整齐齐。这时候你会想:他们这么拼图什么?答案可能简单到让人鼻子一酸——多卖两笼包子,孩子下学期的补习费就有着落了。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又不是旧社会,至于这么苦哈哈的吗?”我邻居张姐就是个现成例子。她白天在服装厂踩缝纫机,晚上直播卖手工发饰,有次凌晨一点我下楼倒垃圾,还听见她压着嗓子说:“这款蝴蝶结特别适合搭小裙子”。后来才知道,她儿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光学杂费就要掏空家里大半积蓄。这时候的“起早摸黑”不是被迫,更像是攥着希望往前冲。
不过话分两头说,这种生活方式真的健康吗?我认识个程序员小哥,有阵子为了赶项目每天只睡四小时,结果有天开会时突然眼前发黑摔了个大马趴。医生拿着检查单直摇头:“你这血糖血压,五十岁人都比你强。”所以啊,拼命可以,但得给身体留点余地。就像我妈常念叨的:“挑担子要会换肩,过日子要会喘气。”
说到底,“起早摸黑”背后藏着现代人的生存智慧。你看那些凌晨四点扫马路的环卫工,他们用扫帚丈量城市的时候,手机上的计步器早就爆表了;再看二十四小时便利店的夜班小妹,困得直打哈欠还要笑着给客人加热饭团。这些画面拼在一起,倒像是给城市按下了慢放键——原来在我们酣睡时,还有这么多人踮着脚把日子往前推。
最近常听年轻人说“躺平”,可真正能躺得住的又有几个?上个月回老家,发现堂弟承包了三十亩大棚种草莓。他微信朋友圈里总发些凌晨摘果的视频,配文却是:“露水打湿裤腿的感觉,比游戏通关带劲多了。”这种带着泥土味的成就感,或许就是“起早摸黑”最真实的馈赠。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努力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别让生活只剩下“天没亮”和“夜已深”。就像我那个开早餐店的朋友,最近买了台二手咖啡机,现在每天清晨除了包子香,还能闻到现磨咖啡的醇厚味道。你看,加点料的日子,照样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