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shǒu yì dì
成语解释:见“身首异处”。
成语出处:《天安门诗抄·警告丑类》:“丑类敢越雷池,小心身首异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被杀头
繁体字形:身首異地
英文翻译:be executed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身首异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原本描述的是身体和头部分离的状态,常用来比喻惨烈的失败或彻底的崩溃。比如历史上某位将军因战略失误导致全军覆没,后人可能会评价:“若他一意孤行,恐怕整个计划都要身首异地。”这里并没有血腥的画面,而是强调“整体被破坏”的后果。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战争或暴力场景中吗?当然不是!现代生活中,一个团队如果核心成员突然离职,项目可能陷入瘫痪,这时候也能说“团队协作一旦身首异地,再好的创意都难以落地”。这种用法把抽象的组织关系比作“身体”和“头部”,既形象又有警示作用。
我个人觉得,“身首异地”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在于它的现实隐喻。比如创业公司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本质上就是“头部决策”和“身体执行”的脱节。这时候如果能提前意识到“首尾呼应”的重要性,或许就能避免悲剧。成语的价值,往往在于它用古老的形式揭示了永恒的生存智慧。
最后要提醒的是,语言是活的工具。与其纠结成语的原始含义,不如关注它如何帮助我们精准表达。就像用“身首异地”形容一段破裂的友情,反而比直白的“闹翻了”更能传递那种无可挽回的遗憾——毕竟头和身子分开了,再缝合也留了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