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uǎn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意志薄弱、没有骨气的人,甚至丧失气节的人
成语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没有骨气的人
繁体字形:軟骨頭
英文翻译:Soft bone
软:1.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跟“硬”相对):柔软。软木。柳条很软。2.柔和:软风。软语。话说得很软。3.软弱:两腿发软。欺软怕硬。4.能力弱;质量差:功夫软。货色软。5.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软。耳朵软。6.姓。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软骨头”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没主见、容易妥协。举个例子,老张在公司会议上总是一声不吭,领导说什么都点头,同事私下就说:“他这软骨头样儿,哪天被调去扫厕所也不会反抗。”
为什么用“软骨头”形容人?这其实是在说人缺少内在支撑,就像脊椎动物没了骨头就瘫在地上。比如菜市场里的小王,明明看到商贩缺斤少两,却怕得罪人不敢揭穿,街坊们摇头:“年轻人活得像根煮熟的面条”。
现代社会还需要“硬骨头”吗?我倒觉得关键在分场合。我邻居李姐在单位是出名的好说话,但女儿被老师冤枉时,她直接冲到校长室据理力争——这时候的硬气就像给弹簧加了钢芯,平时柔软却关键时刻顶得住。
有个有趣现象:老一辈常说“人不能当软骨头”,但现在职场新人更讲究“弹性沟通”。上周参加行业论坛,某90后创业者说:“我们这叫战术性示弱,就像太极拳借力打力。”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捏橡皮泥,太硬容易断,太软立不住,关键要找到自己的可塑性。
最近看《三国演义》,发现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特别有意思。表面看是反复退让,实则是用智慧软化对手,这算不算另一种“硬骨头”?可见柔软与坚定本就不是对立面,就像竹子能随风弯腰却不断折,这种生存智慧比单纯刚硬更有生命力。
有读者可能会问:如何避免被人说软骨头?我的观察是:小事可以商量,原则问题要像水泥里的钢筋。就像我家楼下修车的老赵,补胎价格能让步,但绝不给劣质零件——这种柔中带刚的处世之道,反而让街坊都敬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