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dàn lǐ zhǎo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故意挑剔。
成语出处: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鶏蛋裏找骨頭
英文翻译:Looking for bones in eggs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蛋:1.鸟、龟、蛇等所产的卵。2.(蛋儿)球形的东西:泥蛋儿。山药蛋。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找:1.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找人。找材料。找出路。钢笔丢了,到处找不着。2.把超过应收的部分退还;把不足的部分补上:找钱。找齐。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鸡蛋里挑骨头”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过度挑剔的行为。比如同事A通宵做了一份市场报告,同事B却揪着PPT字体不统一的问题不放,完全忽略核心数据价值。这时候组长可能会说:“咱们别在鸡蛋里挑骨头,先讨论数据可行性更重要。”
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挑骨头”?心理学研究发现,部分人通过否定他人获得掌控感,比如母亲批评女儿新买的衣服“领口设计奇怪”,本质可能源于对子女独立审美的焦虑。这种沟通方式往往把简单对话升级为情绪对抗。
上周朋友公司就发生了典型案例:实习生设计的海报被主管以“右下角云朵弧度不完美”为由打回三次。后来大家发现,主管当天刚被上级批评业绩,下意识将压力转移到了细节挑剔上。这说明很多“挑骨头”行为背后藏着情绪投射。
如何应对无谓的挑剔?我的经验是两步走:先快速判断对方是否掌握决策权。如果是客户提出的修改意见,可以专业回应:“您关注的按钮颜色问题,我们有三种备选方案供选择”;若是无关人员的指指点点,不妨笑着反问:“您觉得这个紫色标题换成什么颜色更合适?”
工作中遇到过最有趣的案例,是某次产品评审会上,技术主管突然质疑会议记录用的蓝色圆珠笔不符合公司VI标准。我当即从笔筒抽出红黑两色笔:“您选个更顺眼的颜色,咱们继续推进功能模块讨论?”现场顿时响起会意的笑声,会议很快回归正题。
与其在“鸡蛋壳里找骨刺”,不如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就像做番茄炒蛋时,纠结蛋液里有没有碎蛋壳可以理解,但非要研究番茄籽排列是否整齐,恐怕菜都凉了还没吃上饭。生活中很多事,本就没有完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