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 yǐ kěn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一点一点地苦干以完成一项很大的任务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当你看见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似的,把一座座大山啃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实干才能出成绩
繁体字形:螞蟻齦骨頭
英文翻译:Leeches gnaw at bones
蚂:[mǎ]1.〔蚂蟥〕环节动物,身体长形,稍扁,黑绿色,尾端有吸盘。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吸食人畜的血液。亦称“马鳖”、“水蛭”。2.〔蚂蚁〕同“蚁”。[mà]1.〔蚂蚱〕“蝗虫”的俗称。2.(螞)[mā]1.〔蚂螂〕“蜻蜓”的俗称。2.(螞)
蚁:1.昆虫,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腹部球状,腰部细。营群居生活,分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雌蚁和雄蚁都有单眼,有翅。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生殖器官不发达。工蚁担任筑巢、采集食物、抚养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守卫。2.(Yǐ)姓。
啃: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咬:啃骨头。啃老玉米。啃书本。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你听说过“蚂蚁啃骨头”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会疑惑:蚂蚁和骨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比喻的核心是“用微小力量完成艰巨任务”。比如小张刚创业时只有三个人,却接下了大公司的订单,同事笑他像“蚂蚁啃骨头”,但半年后他们硬是靠每天加班、逐个解决问题,让项目成功落地。
为什么人们会用蚂蚁来比喻这种状态?关键在于“持续积累”与“目标聚焦”。蚂蚁不会因为骨头难啃就放弃,反而会不断调整路线、分工合作。就像新手学编程,每天练习30分钟看似不多,但三个月后就能独立开发简单网页——这不正是“啃”出来的成果吗?
现实中很多人低估了“小力量”的价值。我邻居王阿姨退休后想写回忆录,刚开始连打字都不会,现在每天写200字,三年积累了20万字书稿。这让我想到:真正阻碍我们的往往不是任务本身,而是对“见效慢”的焦虑。就像登山时盯着山顶会腿软,专注脚下的每一步反而走得更稳。
有趣的是,“啃骨头”的过程中常会产生意外收获。有个做手工皂的创业者告诉我,当初因为资金有限只能小批量生产,反而因此积累了更稳定的客户群。这印证了我的观察:限制条件有时能激发创造力,就像蚂蚁搬食物时会开发出最短路径。
下次遇到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时,不妨试试“蚂蚁策略”:把大骨头分解成可操作的小块,给自己设置每日进度条。你会发现,那些看似缓慢的积累,终会在某个清晨开出意想不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