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zhòng
  • s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zhòng shī yí

成语解释:谓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輕重失宜

英文翻译:Weight is out of place

轻重失宜的意思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宜:1.合适:相宜。适宜。权宜之计。因地制宜。2.应当(今多用于否定式):事不宜迟。3.当然;无怪:宜其无往而不利。4.姓。

成语评论

说到"轻重失宜"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分不清主次要"。但到底什么样的场景才算典型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王连续加班三个月赶项目,结果体检发现多项指标异常。这时候他才惊觉,用健康换业绩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什么会有人明知健康重要却仍以工作为先?这背后藏着现代人普遍的时间管理困境。就像学生时代,总有人把时间花在反复誊抄笔记上,反而压缩了真正理解知识点的时间。这种"努力陷阱"恰恰印证了轻重失宜的本质——误把手段当目的。

历史故事里也不乏这样的教训。战国时期,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坚持"仁义之师"的教条,非要等楚军渡河列阵后才开战,最终兵败身死。表面看是遵守道义,实则混淆了战争的根本目的。这让我想到,在追求某个目标时,是否常被形式上的"正确"束缚住手脚?

其实轻重失宜不全是坏现象。就像新手父母最初难免在婴儿饮食起居上过分紧张,这种"失衡"恰是成长必经之路。关键是要有自我觉察的勇气。我常提醒自己:当焦虑感持续超过三天,就该重新评估事情的优先级了。

避免轻重失宜的诀窍,或许藏在古人说的"纲举目张"里。试着每周列出三件真正影响生活质量的要事,你会发现那些让人手忙脚乱的琐碎事务,很多都是可以暂缓处理的。毕竟,生活的艺术不在于做对所有选择,而在于学会为重要的事情留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