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ì 退
  • g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ì sī bǔ guò

成语解释: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事后反省自己的过错

繁体字形:退思補過

英文翻译:after retiring and amend errors

退思补过的意思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已经尽力去做一件事,结果却不如预期,这时候该怎么办?朋友小李最近就遇到了类似情况。他负责的客户项目出现重大失误,团队士气一度跌入谷底。但他没有急着甩锅,而是主动申请暂停项目一周,带着团队住进了郊区民宿。白天大家复盘流程漏洞,晚上围炉夜话分析个人责任。这就是"退思补过"的生动写照——停下脚步,直面问题,在反思中寻找改进之道。

为什么说"退思补过"不是逃避现实?有人认为停下来反省会影响效率,其实恰恰相反。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更新补丁,人的思维模式也需要定期"打补丁"。某互联网公司有个不成文规定: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不安排会议,专门用于部门自查自纠。这种制度化的"退思"机制,反而让他们的产品迭代速度提升了30%。

如何避免反思变成自我否定?关键在于转换视角。把"我搞砸了"转化为"我能改进什么",就像陶艺家修补瑕疵品:裂痕不是失败证明,而是创作独特纹理的机会。我曾在创业失败后写下两万字的复盘笔记,后来发现这些"错误清单"反而成了最值钱的创业指南。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陷入"自动驾驶"模式。但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在关键节点主动踩刹车。就像围棋中的"长考",看似暂停实则积蓄力量。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试试给自己泡杯茶,把问题写在白板上,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标注改进方案——这种可视化的"退思"过程,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健身房最抢手的不是跑步机,而是放松区的按摩椅。这或许暗示着当代人开始意识到"主动暂停"的价值。当我们学会把"退思补过"转化为持续进步的动力源,那些曾经绊倒我们的石头,终将成为攀登新高度的垫脚石。

退思补过的造句

  1. 造句 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孔子 
  2. 造句 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3. 造句 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4. 造句 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5. 造句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德,故上下能相亲也。
  6. 造句 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7. 造句 荀林父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社稷的栋梁,为什么要杀他呢?他是战败了,这如同日月之食一样,何损于日月之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