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ng shí hé biàn
成语解释:同“通权达变”。
成语出处: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立者非他,通时合变,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通時合變
英文翻译:Change with time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通权达变”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别一根筋”。比如老张开餐馆,疫情来了不让堂食,他立马转做外卖套餐,还搭着卖半成品菜,结果生意反而更好了。这时候你问他咋想的,他准会挠挠头说:“害,这不就是跟着形势走嘛!”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和“随机应变”有啥区别?其实啊,“通权达变”更讲究从根儿上调整策略。就像咱小区王阿姨,发现年轻人都不爱逛菜场了,她直接把菜摊搬进微信群,每天发时令菜谱还包配送。这可不是简单应付,而是把整个卖菜模式都给升级了。
要说这本事哪儿最管用,看看直播带货就知道了。有个卖羽绒服的老板,去年暖冬库存压惨了。人家转头就把直播间搬到海南,对着二十多度的天气说:“咱家羽绒轻薄得能当空调衫!”愣是把反季货卖成了时尚单品。您说这脑回路,不服不行。
不过话又说回来,灵活不是没原则。就像隔壁老李搞装修,业主非要拆承重墙,他宁可丢单子也不干。用他的话说:“该变通的得变,该守住的线半步不能让。”这话糙理不糙,透着老祖宗说的“经权之道”。
依我看啊,现在这世道变得比翻书还快,死守老套路真行不通了。但变也得变在点子上,就像开车,既要盯着导航随时调整路线,又不能忘了目的地。能把“守住根本”和“及时调整”玩明白了,才算真懂了这个理儿。
下次遇上棘手事儿,不妨先别急着硬碰硬。学学河里的鹅卵石,水流急了就顺着劲儿转个方向,日子长了反倒磨出圆润模样。这做人做事啊,有时候就得像块智能橡皮泥,该硬时撑得住场,该软时变得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