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语解释: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通権達變
英文翻译:be capable of versatility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通权达变”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你原本计划周末去爬山,结果突然下大雨,这时候你果断改去室内博物馆参观,既没浪费假期又避免了淋雨——这就是“通权达变”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通权达变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其实核心就藏在成语本身里:“权”是权衡,“变”是调整。就像疫情期间很多餐馆从堂食转型外卖,表面上改变了服务形式,本质上却守住了“让顾客吃好饭”的初心。这种在坚守目标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方法的能力,正是现代人特别需要的生存智慧。
职场中这种情况更常见。市场部的张经理原本准备了三个月的线下推广方案,突然接到客户要求两周内上线直播带货。他没有抱怨“计划被打乱”,而是带着团队通宵研究短视频平台规则,最终超额完成销售目标。这让我想到:真正的专业不是按部就班,而是能在变化中创造新可能。
有个有趣的矛盾现象:我们既希望孩子遵守规则,又期待他们能灵活处事。记得邻居家小学生把“用树叶做手工”的作业理解成“用落叶摆巨型笑脸”,虽然没按老师要求的标本制作,却因为创意惊艳获得表扬。这或许说明:通权达变不是打破规则,而是在理解规则本质后寻找更优解。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个新解读:既要像水一样适应容器形状,又要保持水的本质。就像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他们可能在程序员/摄影师/咖啡师不同身份间切换,但核心都是通过多元尝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主动拥抱变化的勇气,或许比应变能力本身更重要。
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试“通权达变三步法”:先深呼吸稳住情绪,再像侦探那样寻找现有条件中的可用资源,最后像玩乐高一样重新组合这些要素。你会发现,很多看似死胡同的困境,转角处就藏着柳暗花明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