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g
  • jiāng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àng rú jiāng hǎi

成语解释:比喻度量非常大。

成语出处:元·董君瑞《般涉调·哨遍》:“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度

繁体字形:量如江海

英文翻译:A sea of water

量如江海的意思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说到“量如江海”,大家可能会联想到铺天盖地的数据或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比如:“超市促销时货架上的商品量如江海,但仔细一看,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有两三样。”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用自然景观的宏大感,瞬间让人体会到“多到难以处理”的状态。

有人问:“什么时候适合用这个词?”举个例子:当你想吐槽某个平台推送的信息太多,可以说“每天收到的新闻推送量如江海,反而找不到重点了”。这时候它不仅形容数量,还暗含了“过载”的烦恼——就像站在海边看浪花,美则美矣,但被浪打湿鞋就不好玩了。

另一个常见疑问:“它和‘浩如烟海’有什么区别?”试着对比这两个场景:图书馆藏书“浩如烟海”强调珍贵资源的丰富性,而电商平台的促销广告“量如江海”更偏向中性甚至略带调侃。前者像博物馆的典藏,后者像街头派发的传单,量级相似,但质感不同。

我曾在山区支教时,看到捐赠的旧书堆满仓库,真是量如江海。但整理时发现,三分之一是过时的教材,五分之一缺页破损。这让我想到:数量的庞大固然震撼,但有效信息的密度才是关键。就像大海里不是所有水都能喝,关键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瓢。

现代社会最不缺的就是“量如江海”的事物:短视频、热搜榜、智能推荐……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信息过剩,人们反而越依赖算法筛选。这就像在江海中航行,明明自己带着指南针,却总指望灯塔指路。或许学会在洪流中保持判断力,比单纯追逐数量更有意义。

下次看到“量如江海”这个词,不妨多问一句:这些量变真能引发质变吗?就像种田的伯伯说的:“稻子长得密不见得收成好,关键要看抽穗齐不齐。”有些事物的价值,从来都不是靠堆数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