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jiāng yù yè
成语解释:道教说是一种用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也指美酒
成语出处:唐 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美酒
繁体字形:金漿玉液
英文翻译:a fine , delicious wine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浆:[jiāng]1.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粉浆。2.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浆洗。衬衫领子要浆一下。[jiàng]同“糨”(jiàng)。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液:液体:汁液。血液。溶液。液态。
“金浆玉液”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它最早用来形容仙家饮用的珍贵酒水,现在更多被用来比喻极其稀有或美好的事物。比如有人会说:“这瓶陈年佳酿,入口如金浆玉液,回味无穷。”这种表达不仅夸赞了酒的品质,也让人联想到背后的文化韵味。
有人可能会问:“金浆玉液和琼浆玉液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形容珍贵液体,但“金浆”比“琼浆”更强调物质的贵重属性。比如在神话故事里,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可能同时出现这两种描述:琼浆玉液泛指仙酒,而金浆玉液可能特指用金器盛放的顶级仙酿。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变得更灵活。我曾听一位老茶客这样形容:“三十年普洱冲泡出的茶汤,堪称茶中金浆玉液。”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语境,把成语的比喻功能发挥得恰到好处。换个角度看,我们珍藏的回忆、难得的机遇,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金浆玉液”?
有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人们总用贵重物品比喻美好事物?或许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用具体可感的物质价值,传递抽象的精神体验。就像用“金浆玉液”形容初恋的感觉,虽然不涉及实际液体,却能瞬间让人理解那份纯粹与珍贵。
在科技领域,这个成语也找到了新舞台。某位科学家在发布会说过:“我们提取的深海微生物样本,对医学研究而言就像金浆玉液。”这种跨界使用不仅生动形象,还让专业内容更易被大众接受。语言的生命力,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创造性运用中。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过度使用华丽成语反而会稀释它的力量。就像真正的金浆玉液需要适量品尝,语言中的“贵重”表达也要用在刀刃上。下次遇到真正触动你的事物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