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ǔ dǐ yóu yú
成语解释:釜:古时的一种锅。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釜底游魚
英文翻译:a person whose fate is sealed
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底:[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抵”,达到。[de]同“的”。
游: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来往。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哎哟,这“釜底游鱼”的成语可真有意思!字面意思就是锅底游泳的鱼,但说白了,不就是形容处境危险到极点、随时可能完犊子的事儿吗?比如咱可以说:“老王那公司账上只剩三毛钱,客户全跑光了,现在真成了釜底游鱼,再不想辙可就凉凉了!”你品,你细品,这画面感是不是扑面而来?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为啥非要用“鱼在锅里”打比方呢?嘿,你想想啊,鱼进了沸腾的锅还能游多久?这可比“热锅上的蚂蚁”更狠——蚂蚁还能跳锅呢,鱼可是连逃跑的水都没啦!就像隔壁老张炒股加杠杆,行情一崩盘,那可不就是连翻身的池水都被抽干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也不全是丧气话。你看历史上多少绝地反击的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围成粽子,不也像条釜底游鱼?结果人家硬是靠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作,愣是把死局下成活棋!所以说啊,处境再危险,只要脑子转得比锅里的气泡快,说不定还能翻盘。
说到这儿我倒有个大胆的想法: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但真要躺成釜底游鱼,那锅底的火苗可不会等人呐!就像我表妹考研二战失败那会儿,天天窝家里点外卖,后来被她妈一句“你打算在人生铁锅里炖到几成熟”给骂醒了,现在不也开起网红面包店了?所以说嘛,危机里藏着转机,关键得支棱起来!
下次遇到糟心事,别急着认命。想想这锅里的鱼,人家至少还在扑腾呢!咱老祖宗造这成语,保不齐就是想提醒后人:就算在滚水里,也得游出个仰泳的潇洒劲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