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 rú yóu yú
成语解释:同“马如游龙”。
成语出处:《初学记》卷四引汉·刘桢《鲁都赋》:“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人多繁华
繁体字形:馬如游魚
英文翻译:A horse is like a fish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游: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来往。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马如游鱼”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对吧?咱们平时常说“如鱼得水”“车水马龙”,但“马像鱼一样游动”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其实这个短语并非传统成语,更像是用比喻手法形容一种特殊的灵活状态。比如可以这么用:“他骑着马穿越溪流,马蹄轻点水面,溅起的水花中,竟有种马如游鱼的轻盈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把马和鱼联系在一起?这里其实藏着一种反差趣味。马是陆地奔跑的动物,鱼是水中游动的生物,两者结合反而能突出“突破常规的灵活”。比如描述一个跨行业转型的人:“她从金融跳到艺术领域,像一匹马如游鱼般在新赛道里自在探索。”这种用法既点出跨界的不易,又暗含对适应能力的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自创比喻在使用时需要具体语境支撑。我曾在草原见过牧民骑马渡河的场景,马匹确实会摆动身体保持平衡,那种韵律感确实和鱼群游动有几分神似。这种生活观察或许就是创造力的来源——当现实中的画面突破语言惯例时,新的表达便应运而生。
如何判断这类创新用法是否恰当?关键看是否传递出精确的画面感。比如形容无人机编队表演:“上百架无人机在空中变换队形,宛如马如游鱼划过夜空”,既保留马的群体性特征,又赋予其流体般的灵动,反而比直接说“像鸟群”更让人耳目一新。
语言就像活水,总会冲刷出新的河床。虽然“马如游鱼”尚未收入词典,但它的出现恰恰说明人们始终在寻找更贴切的表达方式。下次遇到难以描述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种打破常规的比喻,或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语言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