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u
  • yuán
  • y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u yuán tí yào

成语解释: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繁体字形:鈎元提要

英文翻译:search into an abstruse subject and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钩元提要的意思

钩: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5.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6.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同“”。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9.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10.镰刀。11.古代称圆规。

元:1.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5.率领,调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货。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4.又同“”。

成语评论

钩元提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像古代文人的“高级技能包”——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小明在小组会上说:“咱们用‘钩元提要’的方式整理这份报告吧,先把核心数据标黄,再把关键结论加粗。”这时同事立刻明白:哦,是要抓重点、删繁就简。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做笔记有什么区别?想象你在读一本三百页的行业分析报告,如果逐字抄写,三天三夜都整理不完。但若用“钩元提要”法,就像拿着金属探测器在海滩找金子,快速定位到市场份额变化曲线、消费者行为转折点这两个关键章节,三小时就能完成简报——这就是本质区别。

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有趣的对照案例:清代学者整理《四库全书》时,誊写员们用蝇头小楷抄录典籍,而总纂官纪晓岚的工作更像是“人形钩元提要机”,他在堆积如山的古籍中精准提炼思想脉络,最终编成那部影响深远的丛书。这种能力放在今天,相当于从10G的会议录音里提取出3条可行性建议。

有个现实困惑:信息爆炸时代,为什么更需要这种能力?看看我们的手机通知栏吧——早晨弹出的20条新闻,真正需要关注的可能只有某地暴雨预警和利率调整通知。这时候“钩元提要”就像给大脑装了个智能过滤器,去年我帮母亲整理保健品说明时,就是从三十多项功效说明里圈出“每日最大剂量”和“药物相互作用”两项,避免了她被冗杂信息误导。

掌握这个技能的关键,或许在于培养“侦探思维”。就像刑侦专家在杂乱现场寻找决定性证据,我们在处理复杂事务时,不妨先问自己:如果这件事只能用三个词概括,会是什么?上周公司战略会上,市场部新人的汇报原本准备了30页PPT,经过“钩元提要”式修改,最终用“精准投放、场景创新、用户共创”三个标签就讲清了年度计划,反而获得领导好评。

当我们把视线投向未来,这种提炼能力或许会成为新的竞争力。就像自动驾驶系统要在毫秒间识别关键路况信息,职场人也需要在信息洪流中快速锁定价值点。下次看到同事用五颜六色的便签纸标记文件重点时,不妨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现代办公场景里的“钩元提要”现场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