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kǒu cè mù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钳口侧目

英文翻译:Jaw side view

钳口侧目的意思

钳:1.夹东西的用具:老虎钳。2.夹住;约束:钳制。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侧:[cè]1.旁边(跟“正”相对):左侧。侧面。公路两侧种着杨树。2.向旁边歪斜:侧耳。侧着身子进去。[zè]同“仄2”。[zhāi]倾斜;不正:侧歪。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钳口侧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公司开会时,领导突然拍桌子发火,原本讨论热烈的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同事们互相交换眼神却不敢开口说话——这就是典型的“钳口侧目”。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噤若寒蝉”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不敢说话的同时用眼神传递信息”。就像学生时代遇到老师突击检查手机,全班同学虽然低着头不说话,但飘忽的眼神早已暴露了藏在课桌里的秘密。

在历史典故中,明代文人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记载过这样的场景:某县令当街杖责老儒,围观百姓“皆钳口侧目”。这种集体沉默中的眼神交流,既包含对暴政的畏惧,又暗藏无声的抗议。今天我们在社交媒体时代,虽然不再需要真正闭口不言,但看到敏感话题时选择“点赞不语”的状态,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钳口侧目”?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妙处在于捕捉到了人类交流的双重性。当语言通道被封闭时,眼神就成了更隐秘的信息载体。就像地铁里看到有人大声讲电话,乘客们虽然保持沉默,但互相交换的无奈眼神已经完成了一场微型“吐槽大会”。

有趣的是,这种非语言交流有时比说话更高效。家长会上老师一个眼神就让家长会意孩子的近况,会议室里主管挑眉示意就能阻止同事的跑题发言。这些现代场景都在证明,古老成语描绘的沟通智慧依然鲜活。

下次遇到需要谨慎发言的场合,不妨留意周围人的微表情。那些欲言又止的嘴角弧度,闪烁躲避的视线轨迹,可能正在上演着新时代的“钳口侧目”故事。语言或许会沉默,但人类的交流本能永远能找到表达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