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 jīn
  • ti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ng jīn tiě gǔ

成语解释: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銅筋鐵骨

英文翻译:tough and strong as iron and steel

铜筋铁骨的意思

铜: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紫红色,富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可制多种合金(如黄铜、白铜)及电工器材等,也用于电镀。

筋:1.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筋骨。2.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青筋。3.肌肉的旧称。4.像筋的东西:叶筋。钢筋。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成语评论

提到“铜筋铁骨”,你可能会想到武侠小说里刀枪不入的高手,但现实中这个词怎么用?举个例子:建筑工地的老王每天扛着水泥钢筋上下楼,同事开玩笑说:“你这身子真是铜筋铁骨,台风来了都吹不倒!”这里既夸了他的体力,也带点幽默感,说明“铜筋铁骨”不只是字面意思的强壮,更暗含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有人问:“铜筋铁骨只能形容身体吗?”其实不然。比如程序员小张连续熬夜调试代码,最后项目成功上线,老板拍着他肩膀说:“你这脑子才是真正的铜筋铁骨!”你看,这个词也能用来比喻精神或意志的坚韧。关键不在于“铜”或“铁”的材质,而在于那种经得起考验的特质。

再比如新手妈妈小美,独自带娃的同时还考取了职业证书。朋友感叹:“你简直是铜筋铁骨打造的,连轴转都不带喘的。”这里既没有肌肉也没有金属,却精准传达了“抗压能力超强”的意味。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对“铜筋铁骨”的需求,已经从体力层面扩展到了心理韧性。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人常说“年轻时要练出铜筋铁骨”,但现在健身房里的年轻人更追求“肌肉线条”而非单纯的力量。这背后是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我们依然需要强大的身心,但定义方式变得更立体。比如有人既能扛住996的工作强度,又能保持情绪稳定,这种“现代版铜筋铁骨”或许更值得探讨。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代铁匠铺真的会用“铜筋铁骨”形容优质兵器。如今这个词早已跳出具体职业,成为对持久力的通用赞美。下次想夸人“真扛造”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既有文化底蕴,又比直白的夸奖更耐人寻味。

铜筋铁骨的造句

  1. 造句 他生就一副铜筋铁骨,高高的身材黑脸膛,是一个标准的西北汉子。
  2. 造句 那些半仙唯一的追求就是把内功练到铜筋铁骨的地步,然后去感应天劫期待渡劫飞仙。
  3. 造句 这样吧,我有一套强身功夫,习后铜筋铁骨,刀枪不入。
  4. 造句 这赵海是外家功高手,练就的是铜筋铁骨,与人近战最是占优势,而方子迅擅长的是暗器,所谓见机行事的意思也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5. 造句 铜筋铁骨金钟罩!第二百零五节。
  6. 造句 传说中旱魃乃是僵尸的最高形态,一身铜筋铁骨,刀枪不入。
  7. 造句 来人双脚落地,手持双刀,身穿白色锦衣,头顶草帽,铜筋铁骨、燕颔虎颈、最上带了一圈胡子。
  8. 造句 他不一定要以铜筋铁骨显性示人,但一定会有一股内化的硬气,能在每一次挫折和挑战面前彰显出无畏无惧、不挠不屈的气势。
  9. 造句 良心无非是懦夫们所用的一个名词,他们害怕强有力者,借它来做搪塞;铜筋铁骨是我们的良心,刀枪是我们的法令。莎士比亚 
  10. 造句 也不能说没有效果,至少他那旺盛如洪炉的气血,还有那一身的铜筋铁骨实在不是盖的,硬是开创出一个基筑史上都未曾出现的境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