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òu jīn pù cuì
成语解释:形容缤纷的色彩。
成语出处:元·周文质《落梅风》:“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繁华的景色
繁体字形:鏤金鋪翠
英文翻译:Inlaid with gold
镂:雕刻:雕镂。镂刻。镂花。镂空。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铺:[pù]1.(铺儿)铺子;商店:肉铺。杂货铺儿。2.用板子搭的床:床铺。搭一个铺。3.驿站(今多用于地名):五里铺(在湖北)。十里铺(在浙江)。[pū]1.把东西展开或摊平:铺床。铺轨。铺被褥。铺平道路。平铺直叙。2.用于炕:一铺炕。
翠:1.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2.〔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3.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成语"镂金铺翠"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走进故宫博物院,雕梁画栋间镂金铺翠的装饰令人屏息,飞檐上的鎏金走兽与廊柱间的碧玉浮雕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昔日皇家的气派。这种极致的工艺之美,既展现了匠人的巧思,也映射出特定时代对奢华的追求。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建筑物吗?"其实不然。朋友婚礼上,新娘佩戴的凤冠霞帔同样堪称镂金铺翠,金丝掐成的牡丹与翡翠镶嵌的流苏在灯光下摇曳生辉,将传统婚嫁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关键不在于物体本身,而在于那份精工细作的华贵感。
为什么要用"镂"和"铺"这两个动词?不妨想象工匠的工作场景:金箔需要耐心敲打才能完美贴合(镂),翠羽必须层层叠加才能呈现渐变效果(铺)。这两个动作恰好道出了此类工艺的核心——既要有精准的技艺,又需不吝材料的堆砌。这种创作思维放在现代设计中,或许可以理解为"细节控"与"视觉冲击"的平衡艺术。
当代生活中其实暗藏不少"镂金铺翠"的变体。比如某品牌限量版手机,背壳采用激光雕刻的金丝纹路,搭配渐变翡翠色玻璃,虽然材质更新颖,但追求精致与奢华的思路一脉相承。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装饰手法更适用于特殊场合——就像浓妆适合舞台,日常还是以得体为宜。
若把视线投向自然景观,晨曦中的雪山同样能诠释这个成语。阳光将雪峰勾勒成金色轮廓(镂金),山腰的冷杉林则像翡翠腰带般环绕(铺翠)。这种天然雕饰提醒我们:真正的美不在于刻意堆砌,而在于恰到好处的组合。或许这正是成语穿越时空的魅力——既能定格历史的华章,又能映照当下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