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ng
  • piān
  • t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áng piān dà tào

成语解释: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繁体字形:長篇大套

英文翻译:lengthy speech

长篇大套的意思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篇:1.首尾完整的文章;一部书可以分开的大段落:篇章。《荀子·劝学篇》。2.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歌篇。3.量词。用于文章、纸张、书页等:一篇论文。三篇儿纸。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套:1.罩在外面的东西:褥套。手套。外套。2.加罩:套裤。套袖。3.重叠的:套版。套耕。套种(zhòng)。4.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套。5.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套制服。套路。套数。套曲。配套。6.模拟,照做:套用。套语。生搬硬套。7.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套。圈套(喻陷害人的布置)。8.栓系:套车。9.用谎骗取:套取。套购。套汇。10.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套。连环套。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成语这玩意儿,可真是咱们中文里的宝藏啊!不过有人可能会问:“成语到底有啥用?背了能当饭吃吗?”你别说,这问题还真挺实在。打个比方吧,你跟朋友聊天时蹦出一句“这事儿真是塞翁失马”,立马显得既有文化又接地气,这不比干巴巴说“这事说不准好坏”带劲多了?

那成语为啥能流传千百年呢?说白了就是浓缩的智慧胶囊嘛!比如“刻舟求剑”这故事,表面说楚国人掉剑在河里做记号,实际暗讽不懂变通的人。前两天我同事非要拿去年的方案套新项目,我当场就笑着说他“刻舟求剑”,整个办公室都笑疯了,道理也讲明白了,多省事儿!

不过有人嘀咕:“现在网络用语这么发达,成语会不会过时啊?”嘿,这您可多虑了。前两天看直播,有个主播说“今天带货业绩简直势如破竹”,弹幕瞬间刷满竹子表情包。你看,老词儿搭上新场景,照样玩得转!

个人觉着啊,成语就像调味料,用得好能给语言增色。不过得注意火候,别整成“掉书袋”。上次听人开会说“我们要筚路蓝缕,焚膏继晷地开拓蓝海”,好家伙,这成语叠得跟俄罗斯套娃似的,反倒把大伙儿整懵了。

再举个生活例子。上周我妈催婚,我嘿嘿一笑:“缘分这事儿得水到渠成。”老太太愣了两秒,拍着大腿说“还真是这个理儿”。您瞧,四个字顶得上半小时辩论,这效率,杠杠的!

说到底,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以简驭繁”。就像“画龙点睛”这词儿,既描述动作又暗含深意。我写稿子时要是卡壳,常提醒自己“别丢了西瓜捡芝麻”,专注核心内容比瞎忙活强得多。这不,您现在读着是不是感觉挺顺溜?

最后唠叨句,语言这东西就跟做菜似的,成语就是祖传老抽。用多了齁得慌,不用又缺了滋味。下次聊天时您不妨试试,保管让对话更有嚼劲!

长篇大套的造句

  1. 造句 有长篇大套的滔滔言论焉,有三言两语的微博放话焉,隔三岔五就见他们又发表公知高见矣。
  2. 造句 通常在长篇大套讲完古代史以后,便以“没有时间”为借口,让学生“自学”近现代史内容。
  3. 造句 去追看那长篇大套的煽情剧,那些情仇爱恨总有演不完的情节。
  4. 造句 昨天的开馆仪式上,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没有长篇大套的讲话。
  5. 造句 李先生说话总是长篇大套,理论非凡。
  6. 造句 但就是面对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新闻现状,仍有某些时评作者出于各种原因,只取这些新闻中的一点而不及其余长篇大套地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