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éi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éi míng wǎ fǔ

成语解释:釜:锅。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声势烜赫。

成语出处:《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庸人当权

繁体字形:靁鳴瓦釜

英文翻译:Lei mingwa cauldron

雷鸣瓦釜的意思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瓦:[wǎ]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2.用泥土烧成的:瓦盆。瓦器。3.姓。4.瓦特的简称。1秒钟做1焦的功,功率就是1瓦。[wà]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就等着瓦瓦(wǎ)了。

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成语评论

雷鸣瓦釜”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某种夸张的比喻,但它的核心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它原本出自《楚辞》,本义指瓦罐发出雷鸣般的响声,用来比喻平庸之辈占据高位却虚张声势。比如某个部门里,真正懂技术的工程师被边缘化,而只会做PPT汇报的同事反而频频升职,这就是典型的“雷鸣瓦釜”。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现象为什么普遍存在?”关键点在于价值评判体系的偏差。当组织更重视表面功夫而非实际能力时,就像把瓦罐当乐器敲得震天响——声势虽大,本质仍是脆弱的陶器。比如某科技公司花重金开发“元宇宙展厅”,实际用户却不足百人,这种面子工程就是现代版的瓦釜雷鸣。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暗藏转机。就像战国时期的毛遂自荐故事,真正的人才终会突破瓦釜的噪音。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过技术骨干默默开发三年,最终用产品数据让管理层刮目相看。这提醒我们:与其抱怨环境,不如专注提升自己的“声响质量”——当你的实力真正如黄钟大吕时,瓦釜的杂音自然会消退。

或许有人疑惑:“难道只能被动等待环境改变?”我的观察是,主动创造新赛道往往更有效。就像短视频平台刚兴起时,许多传统领域的创作者抓住机会,绕开了原有领域的“瓦釜”竞争。这种跳出既定框架的思维,比单纯对抗噪音更值得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的警示意义不在于批判某类人,而是提醒我们建立更合理的价值标准。就像好的交响乐团既需要定音鼓的震撼,也需要小提琴的细腻。一个健康的系统,应该让不同材质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声——这才是对“雷鸣瓦釜”最积极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