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zhōng
  • huǐ
  • fǒu
  • léi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ǒu léi míng

成语解释: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分句;指贤人不被所用

繁体字形: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英文翻译:Huangzhong destroyed, wafou thundered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意思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钟: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5.姓。6.同“”。

毁:1.破坏;糟蹋:毁灭。销毁。好好儿的一本书,让你给毁了。2.烧掉:烧毁。焚毁。3.说别人坏话;诽谤:毁誉。诋毁。4.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用一件大褂给孩子毁两条裤子。5.姓。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瓦:[wǎ]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2.用泥土烧成的:瓦盆。瓦器。3.姓。4.瓦特的简称。1秒钟做1焦的功,功率就是1瓦。[wà]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就等着瓦瓦(wǎ)了。

缶: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2.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成语评论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这成语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它到底在说什么呢?简单来说,就像你家有一台高级音响(黄钟),音质超棒却被人扔在角落吃灰;而旁边一个破旧收音机(瓦缶),明明杂音刺耳,反而整天开着最大音量。这比喻的是社会里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冷落,没本事的人却咋咋呼呼占尽风头。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真有这种事吗?”举个例子,公司里埋头苦干的程序员修复了系统漏洞,领导觉得“这本就是你的工作”;而另一个同事天天在会议上高谈阔论“数字化转型”,尽管他连基础代码都看不懂,却连升两级。你看,黄钟(实干者)的价值被忽视,瓦缶(表演者)的噪音反而成了焦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核心问题其实在于“注意力争夺”。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更容易被表面声势吸引,就像短视频里夸张的表演总能获得点赞,而深度内容常常无人问津。但这不代表黄钟真的失去了价值——比如真正的好医生依然在手术台救人,网红养生大师的热度却可能撑不过三个月。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瓦缶雷鸣”有时反而是黄钟的试金石。当噪音太大时,能沉住气继续精进的人,反而会在长期竞争中胜出。就像直播行业刚兴起时,搞怪主播赚足眼球,但最终站稳脚跟的,往往是那些坚持输出优质内容的人。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人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别急着做愤怒的批判者,先当个聪明的观察者。如果你觉得自己像被埋没的黄钟,不妨主动寻找能听到“好声音”的渠道,比如加入专业社群、参与行业比赛;如果发现身边充斥着瓦缶噪音,换个环境可能比硬碰硬更明智。毕竟,真正的价值从不怕时间考验。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点:与其抱怨“瓦缶雷鸣”,不如思考如何让“黄钟”更适应这个时代。比如科学家用短视频科普量子力学,作家通过直播分享写作技巧——当有价值的事物学会用新方式表达,瓦缶的噪音自然会渐渐淡出舞台。